漂泊的风景:赣南水上居民人类学调查研究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enand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将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捋清了赣南水上居民来赣南这片土地定居的族源历史,迁徙路线等,然后重点调查了水上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社会交往。通过长时段的参与观察后,发现他们因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与陆地居民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三姓水上居民之间流传着祖先义结金兰的兄弟情义,并统一字辈排行,约定互不婚配,这些传统至今都还在发挥着力量。但是随着人口增殖,三兄弟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料经常大打出手,甚至流血冲突。萧郭李三姓各姓氏有着自己独特的捕鱼技艺,密不示人,不但成为各自区分的标识也成为了他们争斗的导火索。三姓水上居民来赣南虽已历数百年,人数相对于陆地居民来说是少数,加之互不婚配的约定,导致三姓水上居民在风俗习惯上与岸上陆地居民之间逐渐趋同。但是水上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终究是不一样的,在他们之间流传着浓厚的禁忌习俗。在社会交往方面,三姓水上居民之间既有联合也有矛盾。对于岸上陆地居民,水上居民通过日常生活、节日习俗、人生礼俗、信仰习俗等,参与到社区各项活动当中来,有融合也有摩擦。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水上居民也面临着诸多的生存困境。例如:相对经济收入低、生产环境恶化、生活环境恶劣等。有一定能力的水上居民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渐的摆脱水的束缚,在岸上盖房、买房、租房等方式开始在岸上定居生活。年轻一代逐渐由水而陆,相伴而生的则是对于自己“水上居民”这个身份的不认同。这一独特的群体已经开始凋零。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家庭为生产组织单位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新时期农民的组织化生活何以可能?蒲镇农会提供了农民组织化生活的一种尝试。本文选择蒲镇农会为研究个案,以蒲镇农
本文是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分析重症患者群体(以肾移植患者为研究个案)的经验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概括了研究方法;第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这为新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发展不争的事实。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明显快于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使得“未富先老”的我国存在着一系列的老龄问题,并
本研究以Putnam对社会资本下的定义为基础,采用厦门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3月份在福建省安溪县城、厦门思明区及同安区三地的问卷调查资料,首次深入地分析了社会资本与健康在中国
本文从地域歧视这一视角,以北京市海淀区人才交流会外来青年群体作为调查对象,对外来青年群体职业受地域歧视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外来青年群体职业寻求中地域歧视产生的原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