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更加活跃于国际舞台,翻译的桥梁作用愈发显得举足轻重。优秀作品的译介就如同中国的名片,因此树立并维护积极良好的中国形象至关重要。译者需要不断总结翻译技巧和经验,助力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从而确立积极良好的中国形象。此外,国内关于“中国形象”文本的汉译研究相对较少,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翻译实践报告以The Vision of China in the 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更加活跃于国际舞台,翻译的桥梁作用愈发显得举足轻重。优秀作品的译介就如同中国的名片,因此树立并维护积极良好的中国形象至关重要。译者需要不断总结翻译技巧和经验,助力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从而确立积极良好的中国形象。此外,国内关于“中国形象”文本的汉译研究相对较少,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翻译实践报告以The Vision of 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17th and18th Centuries(Excerpts)(《十七、十八世纪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节选)汉译实践为研究对象,以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为指导,以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为翻译策略,分析《十七、十八世纪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英译汉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总结经验。鉴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文化空缺现象时有发生,加之英汉词汇宽窄度的差异,翻译过程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多,翻译时需把词汇置于语境,挖掘能使译文行文流畅,语篇连贯的含义。英语为“树形句式”,结构严谨,汉语为“竹形句式”,多为小句和松散句,句式对等要求在两种句式之间灵活转换。篇章和文体是综合的整体,通过在字、词、句之间的斟酌来达到篇章衔接连贯,文体对等。翻译报告主要从翻译项目概述、译前准备、具体翻译行为研究、重点难点分析、和结论五个主题部分来进行论述。通过此次研究,笔者加深了对功能对等理论的掌握和理解。尽管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当前的翻译实践依然具有指导作用。词汇、句法、篇章、文体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整体,前者分别为后者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所建立的中国戏剧文化英汉平行语料库可以为英语专业学生和翻译爱好者提供参考同时,完成的译文终稿可以丰富“中国形象”研究的素材。
其他文献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自然条件、地区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近年来,贵州省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其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也日益突出。本文以贵州省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尺度分析贵州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找出影响贵州省均衡协调发展的因素,并探讨贵州省经济均衡协调增长的实现路径。本文选取了贵州省各县域14年的经济数据,首先基于人均GDP这一单一
本文从写事类作文的分类和自动化作文评语的模板入手,以国内小学生情况作为参考数据,结合目前计算机在作文批改方面的技术,来探讨面向华裔学生的写事类作文自动批改中撰写书面评语并提供合理的具有参考意义的评语库的可能性。同时在写事类作文分类、评语的设计和撰写方面提出新的看法。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评语资料的收集、分析、作文分类、设计评价角度、统计评语的评价角度、写评语等五个方面:(1)通过研究分析现有的作文分类
在汉语热持续升温的大条件下,汉语二语分级读物登上舞台,逐渐引起学界关注,但其目前面临着起步晚、数量短缺、质量参差不齐的严峻考验,相关研究数量也较少。总体来说,汉语二语分级读物仍处于起步阶段,对现有的汉语二语分级读物进行第三方考察,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是当务之急。本文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轻松猫》汉语分级读物作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多方位考察当前最新分级读物的编写理念、编写特点,为以
随着我国无线网络的日益普及,移动通讯技术也日趋成熟。做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移动政务服务被各地政府纳入政府运行过程。然而,目前我国的移动政务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运营和建设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如何使公众对政府提供的移动政务服务能够做到真正接受并持续使用,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将期望确认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习惯作为关键因素,结合ECM-IT模型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习惯
伴随着老一代农民工不断退出就业领域,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与传统的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期望普遍提升,对于实现自我价值以及改变生活现状的意愿更加强烈。但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公共资源的获取上处于弱势,在城市生存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使得他们大多存在过客心理,心理资本水平较低。心理资本可以通过教育途径进行开发,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心理资本,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
当前,线上网络传销社群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网络传销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悲剧,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更藏着危害社会发展的风险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网络传销社群进行研究,旨在探究网络传销社群的群体建构、身份认同、组织动员等问题,解析信息传播与网络传销社群形成、维系、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了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笔者加入4个善心汇组织的微信群,进行为期半年(2018年6月-12月)的参
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港风”“韩流”“日系”等不同类型的文化风潮在我国流行。他国文化的大行其道,使得我国的文化陷入了“混乱与失语状态”。如何克服我国本土出现的文化危机,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文化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处在一个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
内幕交易属于典型的证券欺诈行为。由于内幕交易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违反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妨碍证券市场的秩序并且使证券市场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法律特别规定内幕交易主体应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加强证券市场行政执法力度,有利于将证券犯罪遏制在萌芽阶段;对构成内幕交易罪的行为予以刑事处罚,有利于震慑内幕交易犯罪。在内幕交易行为既要承担行政责任又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如何完善
随着文化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突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成为了各国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面对科技强国的时代强音,人们根深蒂固地认为人文学科毫无出路可言,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对人文学科教育的偏见也日益深重。因此,本文以人文教育在当今社会所体现出来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为素材进行此次翻译实践。本汉译实践报告选自美国纪实作家、顶级特稿作家兼《福布斯》杂志的特约编辑乔治·
网络IP剧的火热是新媒体技术、网络文学与影视行业相互作用下的市场反馈,也是“互联网+文化产业”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实现网络IP剧产业价值增值是行业的显性追求,IP价值的挖掘和转化成为重要的思考问题。本文以《陈情令》为案例,基于价值网理论来研究网络IP剧的价值创造能力,分析其价值转化机制。价值网是价值链的集成和创新,能够揭示产业运作中的价值关系,理清价值生成机制,识别主要的利润区,为价值转化研究提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