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解放日报》政治传播功能研究——以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解放日报》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中有着深远影响,是党报史上重要的里程碑。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到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之前的这段时间处于《解放日报》发展的中期,同时也处于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所谓“中国面临着两个前途和两种命运的斗争”的关键时期,此时党的任务是要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通过对这一重要时段延安《解放日报》政治传播功能的考察,向人们再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宣传任务,《解放日报》所做的工作,即深化共产党追求民主和平之决心,加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与认同;揭穿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嘴脸,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同时展开政治动员,改变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误解,提高他们对政治信息的关注,增强民主意识,为共产党成为最终的执政党奠定群众基础。具体来说,《解放日报》通过巧妙的版面编排,以大量的版面积极申明共产党的主张。一方面极力宣传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解放沦陷区,收缴敌伪武器,接受日伪投降的积极行为,另一方面又将国民党军队骚扰边区的罪行,要员投敌叛国的概况,特务在敌后通敌反共的事实公之于众。另外,《解放日报》通过大量的长篇社论,笔风犀利、攻势强劲,配合着新闻事件有效的驳斥了蒋介石的谬论;同时,《解放日报》围绕着国民党如何处理日本战败问题、重庆谈判以及全国政协会议这几次重大历史事件,有针对性的调整传播策略,一次次的揭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为共产党占领舆论高地奠定了基础。纵观改版后这短短的一年,《解放日报》有效的发挥了政治传播中的传播政治信息、设置政治议程、影响公共舆论、强化舆论监督及沟通政治渠道,推进政治民主化等功能,最大限度的争取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一段时期的延安《解放日报》根据党的指示充分发挥政治传播功能的同时,初步形成了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以人为本、深化舆论监督等一些规律性的经验,它不但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对于国际风云变化思潮涌现的今天,提高党报党刊的政治传播能力也有诸多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为全面贯彻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国各地正在全面推进落实政务体系建设.本文结合目前各地典型项目建设的进展和相关趋势,提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套建设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发展,在发展中彰显自身的个性,人格利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变化。人格利益不再局限于肖像利益、姓名利益单个表现形式,再向着整体利益来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具体案件中运用自首制度所产牛的问题层出不穷,基于此,本文遵循从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原则,从自首制度的一般理论出发,分为四个章节,对自首制度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步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大背景下,国际投资已经与国际贸易齐头并进,成为了国际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迅速崛起的网络社会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政治离公众不再遥远。我国正处于矛盾和冲突的多发期,利益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腐败蔓延,致使公众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作为其基本内容,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同时这样的内容建构坚持了与时俱进的原则。从新中国成立前到后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