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间苯三酚的海洋生境假单胞菌的筛选与代谢调节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i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l)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时可作为制备黄酮、异黄酮等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类药物的中间体,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化学合成污染存在较多弊端,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合成受到关注,微生物资源具有较好的优势,经文献查证,假单胞菌是间苯三酚及其衍生物的唯一天然来源,但尚未有海洋生境假单胞菌产间苯三酚的报道。本研究通过分离南海海洋低等动物及渤海潮间带海藻与沉积物样品,得到了两百多株海洋生境假单胞菌,通过对这些菌株进行化学与基因筛选,最终得到两株产间苯三酚的海洋生境假单胞菌。对野生型产间苯三酚菌株进行紫外与微波的多重诱变育种,得到了间苯三酚产量明显提高的高产菌株,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基优化与代谢调节,进一步提高了突变株间苯三酚的产量,具体结果如下:1.通过三种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对来自南海海洋低等动物与渤海潮间带海藻和沉积物样品进行分离,结果发现三种选择性培养基中S1培养基分离效果最好,假单胞菌的获得率最高为92.7%,KB+培养基次之,假单胞菌的获得率为79.2%,普通KB培养基假单胞菌的获得率为34.9%。2.由基因探针筛选法获得2株产间苯三酚的野生型假单胞菌株,经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进行相似性比较及生理生化测试,分别鉴定LBF-93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LBF-96为芸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3.对野生型海洋生境假单胞菌LBF-96进行紫外与紫外微波的复合诱变,获得突变株YLM96-01。菌株YLM96-01在培养至29h时,间苯三酚的产量为0.599g/L,与野生菌株LBF-96的产量(0.223g/L)相比提高了169%。4.对突变株YLM96-01进行培养基优化实验,可知甘油对间苯三酚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蛋白胨,最后是葡萄糖。在实验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下,诱变后菌株YLM96-01的间苯三酚产量为0.782g/L,比对照间苯三酚的产量提高了30%。5.对突变株YLM96-01的代谢调节实验发现,加入代谢诱导物柠檬酸对间苯三酚的产量影响不大。在培养36h添加乙醇至1%的浓度效果最好,菌株间苯三酚的产量较对照组来说,提高了29%,而在YLM96-01培养至12h和24h时添加乙醇至1%的浓度则明显抑制菌株产间苯三酚的产量。
其他文献
文章讲述了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的基本特性,分析性能及其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激发光源,进样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及原子发射光谱仪。
现象学是当代哲学体系中形而上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学以现象学为基础发展出建筑现象学,其理论研究开始关注空间环境的整体感知,并以此作为建筑空间布局设计的重要依据
目的研究场认知风格、学业成绩与家庭经济地位的关系。方法用镶嵌图形测验(简称EFT)和自编的家庭SES问卷对553名中小学生施测,并收集期终考试成绩。结果1母亲职业、父母职业
根据福建云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选择10个样地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同时采集柱状样品。通过测定沉积物样品中Cu、Zn、Cr、As的含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分析Cu、Zn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跨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差异教学在全国许多高校里尝试。实施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素质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
为了模拟水环境多相体系,研究不同固相物质对重金属的吸附规律,研制了模拟研究装置,利用装置研究了南湖和松花江多相共存体系中各固相物质对Pb和Cd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
风电机组叶片覆冰后叶片质量增加、翼型气动性能变化,引起风轮质量不平衡与气动不平衡。机组的载荷特性发生变化,将对关键部件的疲劳载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机组的安全性与可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背景下,老年照料需求激增,而家庭支持力不断弱化,社会化老年照料服务亟待发展,专业化老年照料劳动力队伍的扩充非常关键。澳大利亚老年照料服务发
在人们越来越希望逃离建筑、景观日益趋同的城市空间的今天,乡村成为备受关注的中国本土文化的载体空间,近年来也成为规划、建筑和景观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和实践阵地。作为中
长江三峡工程是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由河道转为水库,水文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生态与环境系统的变化。尤其是由于流速的降低使得部分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