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爆发于国民革命的高潮之中,又处于四·一二事变前夕,是中国近代史中的的重大事件,是联共(布)、共产国际及其来华代表运用苏联革命的模式指导中国革命的产物。过往的研究多是被框定在中共党史的叙述模式上,强调其中共领导下上海产业工人对北伐革命作出贡献的一面,但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意义和研究价值远非仅限于此,它对于国民革命、工人运动史、国共关系、苏联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等诸多问题,都有重大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故本论文以联共(布)、共产国际为切入点,考察他们对于中国国民革命的指导方略,以及这一方略在北伐过程中的贯彻,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恰好为透视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以共产国际对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指导方略和实际贯彻过程为考察基线,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源起研究。重点介绍联共(布)、共产国际向中国输出革命的方略和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步骤。已有资料和研究表明,按照共产国际的设想,中国革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革命的初期,以说服孙中山贯彻“联俄溶共”方针来实现,在这一阶段中,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部分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第二阶段,力图“以共化国”,使无产阶级成为最重要的政治力量;第三阶段,无产阶级力争掌控革命的领导权,伺机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这一预设和步骤被中山舰事件的突然发生打乱,中国革命从第二阶段退回第一阶段。苏联方面不得不认可既成事实,向蒋介石妥协让步。围绕着如何恢复中共在国民党内的影响的问题,以苏联派驻广州总政治顾问鲍罗廷为首的一方和远东局、中共中央的一方产生了上层路线和下层路线的分歧。鲍罗廷主张通过联合上层势力,打压蒋介石,以恢复中山舰事件前的局面;远东局和中共中央倡导下层群众运动,通过底层革命恢复中山舰事件前的局面,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主要是贯彻远东局和中共中央的下层路线的结果。第二章主要介绍第一次武装起义领导权问题。在中山舰事件影响尚未消除的形势下,远东局对于上海第一次武装起义不主张争取起义的领导权,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接受了远东局的意见。在第一次起义失败后,远东局内部对于维经斯基和中共中央对国民党的让步非常不满,引起了远东局内部的分裂。远东局和中共中央擅自发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受到了的斯大林的严厉批评,斯大林开始着手更换远东局成员,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的发动也因此推迟。第三章主要介绍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及其对上海工人第二次、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影响。在国民革命高潮的背景下,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逐渐走向激进,认为中国革命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要求无产阶级夺取国民革命领导权。同时由于共产国际不允许分裂国民党,第二次武装起义名义上仍然是在国民党领导下发动的,在起义的具体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方面却有严重的摆脱国民党的倾向。第四章主要介绍联共(布)和共产国际更加激进政策下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第二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失败后,斯大林要求中共排斥国民党右派。中共独自领导第三次起义的发动并获得成功,建立了中共控制下的政权。新政权的建立使中共暂时掌握了上海局势的主动,却也因此加速了蒋介石的“分共”步伐。鲍罗廷翦除蒋介石的计划失败,上海新政权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表面上第三次起义是成功了,实际上失败的命运已不可避免。最后是结语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是在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的指示精神下爆发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没有经过斯大林的同意,但并没有违背其中山舰事件后的退让方针,第二、第三次武装起义更是在共产国际重提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和夺取革命领导权的背景下发动的。笔者认为联共(布)、共产国际应该对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共产国际在执委会第七次会议之后指导中国革命的方针过于激进,从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越过第二阶段,造成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过程中国共矛盾的加剧,加速了国民党的武力“清共”步伐,在中共意识到危机来临向共产国际请求指示时,联共(布)和共产国际没有断然采取有效措施挽救危机,而是要求中共开展群众运动,防止政变的发生,最终导致蒋介石武力“清党”给中共造成了重大损失。
其他文献
道路交通作为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一环,保障城市交通道路的安全畅通,是实现城市人民生活稳步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更是保障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面对着愈演愈烈的矛盾冲突,一方面是城市发展中城市化进程需求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大中型城市内机动车密度提升所带来的的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能否找到合理平衡交通运输中的矛盾点已成为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路径规划
自汽车诞生一百多年来,技术的革新、成本的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汽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6年末,我国私家车的保有量约1.7亿辆。然而呈爆发式增长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既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作
金属切削加工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实时磨损情况以及工件表面的形成过程总能通过测量切削力的变化来直接或间接反应。能否精确检测切削力、实时感知切削状态直接影响着机床切削过程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以及加工可靠性。因此,设计一套集微型压电陶瓷传感器与机床车刀于一体的智能切削力测量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实际测量切削力的需要,对应用于切削力检测的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因子分解机(Factorization Machine)是近几年被提出的,主要用于解决大规模稀疏数据中特征组合问题的算法,它是一种结合矩阵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机器学习算法。因子分解机对交叉项系数采用一种因子分解的方式,其在稀疏数据中也能很好的学到隐含数据中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组合特征是通过将单特征进行组合而形成的高阶特征,有助于表示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可以表达比单特征更多的数据底层语义。本文立足于自定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多次就开展体育事业发表重要论述,运用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思想。深入探讨和研究习近平体育强国重要论述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习近平体育强国重要论述是基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体育强国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发挥体育的桥梁作用以及我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迈进中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体育的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近年来,随着闲聊对话任务的发展,情绪闲聊对话任务作为闲聊对话任务的一个延伸,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情绪闲聊对话任务的目标是搭建一个用标签控制回答句子情绪的对话系统,情绪的控制一方面帮助对话机器人生成更类人的回答,另一方面对闲聊对话中引入其他对话属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践参考。随着大规模数据集的出现,情绪闲聊对话任务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生成效果也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结果表达形式太
汽车轻量化是改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发动机凸轮轴是配气机构中质量最大,功能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一台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是否优越、动力性是否可靠、
由于侧扫声纳成像原理的特殊性以及水下探测环境的干扰,声纳图像相比于光学图像而言,散斑噪声污染严重,且成像分辨率较低,这使得声纳图像的特征提取变得十分困难。传统的声纳图像特征提取方法抗噪声能力较差,且特征的选取一般依靠人工进行,效率低、泛化能力差。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侧扫声纳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并通过试验分别验证了深度学习特征提取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的有效性。首先,构建特征提取深
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建立知识产权的资产池,之后进行筛选和债权发行的过程就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证券化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的大力发展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同时有利于盘活知识产权资产提高科研发明转化率有助于突破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发展困境便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实现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目标。尽管我国已以2019年9月成功发行国内首支纯知识产权证券产品然而这并不表示我国可以全方位推行知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