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体现社会责任和公众意识的慈善事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其参与慈善活动的程度对推进公益慈善产生很大影响,企业慈善捐赠行为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社会条件与行为效果的激励下,国内企业捐赠理性程度逐渐增加,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本文选取财务视角,将企业捐赠看作一种企业财务行为,在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企业公益捐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归纳演绎、实证研究等方法,从财务、政治角度、地域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企业捐赠动机及影响因素,理清企业捐赠机理的同时,对捐赠带来的财务效果和市场价值进行分析验证。结合宏观环境,从企业财务这一微观角度全面探索捐赠行为,以期更好地指导企业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和规范的行为参与到公益捐赠事业中,促进企业捐赠和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我国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经过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本文从理论与数据方面验证了以下结论:首先,企业捐赠活动受到企业财务条件、政治制度、行业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方面,现金流量与捐赠数量正相关,企业负债率、股权集中度与捐赠数额呈负相关关系,而企业盈利、高管激励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政治制度方面,企业所得税率正向影响企业捐赠额度,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捐赠积极性更高;在其他因素方面,规模因素正向影响企业捐赠活动,企业所属行业、地域不同,其经济水平、文化风格不同,会呈现不同的慈善风格。其次,企业捐赠与企业综合财务绩效产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间接表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公益慈善行为日趋理性,捐赠行为的作出不仅履行了社会公益,也使企业自身获得财务方面的利益,实现两方面的共赢。最后,捐赠对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与在业绩一般或不佳的情况下捐赠相比,在财务业绩优异的前提下持续进行捐赠,企业价值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在因素分析方面考虑税制因素、地域文化因素对企业捐赠行为产生的影响;在研究捐赠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企业捐赠对企业价值所产生的作用;在分析企业捐赠效果时加入对捐赠持续性的思考,利用连续多年的样本数据证明行为持续性有利于理性捐赠效果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