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验检疫作为国家涉外执法、技术执法的行政管理机关,肩负着捍卫国家经济安全的神圣使命,其培训工作具有一定代表性、前瞻性和迫切性。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垂直管理的直属局之一,拥有着有两支强有力的队伍。一支是依法行政、强化监管职能的公务员队伍,一支是技术精湛、设备精良的检验检疫专业技术队伍。基于这种事实,对于培训有效性的研究就略显复杂。当前,我国对公务员培训的研究不少,对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的研究不多,在对两类人员的培训有效性的研究更少,本文以含有两类人员的吉林省检验检疫系统培训有效性为切入点,提出了培训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提升途径,为其他类似的政府机关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培训有效性方面提供决策参考。培训有效性主要是指培训结果实现的程度,也是培训预期与培训结果的契合程度,也是培训达到的最终效果。我国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每年都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资到培训工作当中,于是培训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关注的重点。吉林省检验检疫系统的培训也是如此,尽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但从吉林省检验检疫系统的实施培训具体过程来看,还存在着培训有效性不高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吉林省检验检疫系统培训工作的调查研究,首先概述了培训情况。分析出了其具有的人员队伍构成的多样化;检验检疫的工作特点使人员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多样化;培训形式的多样化等三个方面的特点。归纳总结培训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有效性,其具体表现是:缺乏对培训需求分析机制;不能科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的评估机制不够健全;培训迁移不到位等,并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通过对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培训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过程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吉林省检验检疫系统人力资源培训有效性的若干途径:一是需要通过建立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任职培训指导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使培训工作有法可依。需要建立起培训登记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使受训个体能够从内心支持各项培训,从而提高参训的积极性。还有关于培训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培训经费的预算和支出,并实施有效的监督;二是采用组织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分别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定期对全省检验检疫系统的培训需求做分析;三是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时间、培训的地点、培训的内容(主题)、培训的对象、授课老师、采取的培训方式、考核方式还有初步的预算等要素的逐项科学合理的调研,科学合理的制定培训计划;四是要在实施培训计划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制定培训内容、采用灵活生动的培训方式、建立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五是通过鼓励全员树立培训评估的观念、设计并开发适合吉林省检验检疫实际的评估方法和客观的评估标准,确立培训评估在考核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来建立和健全培训评估制度;六是以建立培训激励和负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并提供实践机会、建立培训后的沟通平台的方式构建培训成果转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