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双重背景下,伴随着当今大规模的建设浪潮,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把眼光聚焦在传统的历史街区更新领域。因为历史街区大多位于老城的中心区域,地理区位优越,具有较大的土地开发升值空间;而与此同时,其物质环境的破败,服务设施的不完善,却已不能满足当前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亟待改善。但鉴于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加之其本身具有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我国历史街区的更新发展中还面临诸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在更新发展中体现“总体”和“兼容”的历史发展趋势,笔者将“共生”的建筑思想引入到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研究领域,并尝试从“共生”的角度对历史街区更新的基本内涵做出创新性解读。本课题研究将共生思想做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指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与主要技术路线——即在建立全面化、层次化的历史街区更新策略体系的同时,从而研究所得具备指导意义的实践方针,并且重点强调从以下三个视角展开的研究:视角一,针对历史街区更新发展中的整体开放型需求,研究得出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的“街区——城市环境系统的共生策略研究”;视角二,针对历史街区更新发展中的客观本体型需求,提出了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的时间——空间的多维共生策略研究;视角三,针对历史街区更新发展中的人文品质型需求,研究得出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的文化——社会资源的共生策略研究。在构建与完备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的同时,本课题始终坚持辩证思维的研究策略与分析原则,保证其建立过程中的经济适宜性与实践应用性,以保证同当下我国经济水平的良好匹配。最后,笔者通过构建“更新后历史街区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以上三个视角的具体实践策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