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涵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重要思想家,作为《甲寅月刊》、《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的重要撰稿人,他是思想启蒙阵营的代表性人物。《新青年》创刊伊始,众多编辑中除陈独秀外,他是发表文章最多、份量最重的。他所论及的有关现代国家观念、个人权利、法治、自由等,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论建树,对于青年的启蒙和现实政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高一涵的国家观念建立在对清末民初国家主义的反思上。清末以来,因强烈外在压力的逼迫,传统的天下主义崩解,国人乃对外部世界而知有国家,认识到民族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区别,深切感受到国家存亡对于个体、对于文化的意义,国人迫切要求建立繁荣、富强的现代国家,故清末民初的思想界有着比较明显的国家主义倾向。新文化运动时期,章士钊、高一涵等人反思国家主义,重新思考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试图激发个人权利的自觉。高一涵早年留学日本,接受了西方政治思想的系统教育,面对国内的国家主义倾向,他初步形成对现代国家的理解,认为“国家非人生之归宿”,坚持“国家主权在民”、国家在于保护个人权利的观点,致力于打破“国家神圣、理不可亵”的神话;思考国家的起源和目的,认同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探讨国家和个人的正当关系,认为“国家者建筑于人民权利之上”;批判以扩张国权为借口实行专制统治,为国家权力划定界限,强调国家的职务在于服务人民。他的个人主义思想建立在反对“慈惠主义”和“牺牲主义”基础上,认为个人应争取自身所拥有的正当权利,他的目标是通过“自利利他主义”化解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冲突,进而主张个人自由权利。对于共和国家的构建,从制度建设上,高一涵提出了“调和立国论”、“联邦建国论”的具体主张,从精神改造上,他寄希望于青年群体肩负起建设共和国家的重任,建议青年要“练志”、“练胆”和“练识”。1930年后,高一涵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他对共和国家的理论构建,对国家观念的思想启蒙,使其成为传播现代国家理念的重任。高一涵积极致力于新文化运动的建设,建构起现代国家的理论,提出建立现代国家的主张,这不仅奠定了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地位,也提升了整个新文化运动的理论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