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量分类与移动APP流量识别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y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应用类型的不断丰富,网络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何灵活调整网络以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亟需解决的问题。分类和识别整个网络链路的数据流量是实现管控的先决条件,掌握整个网络链路的流量分布情况,有助于上层网络管理应用依据现有的网络状况部署策略。然而现有识别技术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机器学习算法极易偏向不平衡数据集中的多数类样本,导致模型整体错误分类率较高;需为网络流量选择具有高类别辨识力且低冗余度的特征,构造训练样本集,减少模型训练的时空开销。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研究网络流量分类和移动流量APP识别,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数据平衡化改进算法,分类网络应用流量。1.针对不平衡样本集类别偏向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度加权的数据平衡化改进算法,改进算法采样合成新样本时充分考虑了少数类样本的分布特征以及边缘模糊边界情况,避免信息丰富度丢失对模型训练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少数类样本与其近邻间线性插值的方式合成新少数类样本,避免了直接复制少数类样本导致训练过程中的模型过拟合。2.选择最优特征子集时,综合衡量信息增益和应用类别相关度,获得一种高效快捷的综合性特征评价指标,减少了系统的性能开销。第二,在基于C4.5移动APP识别方法中,本文针对Wireshark软件采集到的数十万量级的移动APP流量数据进行优化处理。1.采用数据包长度和包到达时间间隔序列作为特征提取的对象。引入相比TCP会话更加细化的突发数据块(Burst)作为数据预处理环节中流量采集的基本单元,移动APP的行为特性被细粒度地表征,同时为模型在线分类网络流量提供了支持。2.选择最优特征子集时,采用基于类别相关互信息的Pearson特征降维方法,减少目标变量由于熵变化对分类产生的性能影响,提升了模型分类的鲁棒性,降低了模型复杂度。综合以上模型的性能优化方法,本文构建出的网络流量分类和移动流量APP识别模型框架具有轻量、高识别和可扩展性的特点,适用于真实网络应用场景。
其他文献
论文主要研究的是错视的艺术形式在亲子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亲子装的设计理念和发展方向。研究中运用了大量案例,结合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
全固态脉冲激光器因具有结构简单、激发波长多样、光束质量好、脉冲能量高等优点,在国防、精密加工、医疗及科研等领域都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产生脉冲激光的技术主要包括调Q
<正>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原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表现为多种不自主运动和发声抽动,多数患儿症状迁
会议
目的:回顾性分析3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IMN的疗效,为临床治疗IMN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肾内科收治住院及门诊治疗,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5例IMN患者资料。2.观察治疗0、1、
我国农贸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城市社区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时代下,社区菜市场除了承担服务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一传统职责外,还担当了承载城市文化记忆、营造社区人文氛围
贸易协定中关于公共服务的条款是一直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的议题,并且在公有领域也持续引发争议。贸易协定在服务领域的目标是排除非关税壁垒,进而增强透明度、稳定性和自由化
为了提高惯性仪表的测量精度,就要研发高精度的惯性器件测试设备,来提高惯性仪表的测试水平和精度。线振动台作为能够产生高加速度的测试设备,对于惯性仪表的测试具有重要作用,是发展惯性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解决精密线振动台在高动态、高加速度、大负载下的控制问题,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控制算法来满足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线振动台的性能指标要求,其次针对线振动台所使用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进行了原理分析与数学建模。为
<正>目的对 RVVC、VVC 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菌种分型及药物敏感实验,探讨 RVVC 发生的原因。方法用沙堡罗琼脂培养基培养阴道分泌物,分离纯化菌株;VITEK Two 全自动微生
会议
我国温泉资源丰富并且历史悠久。以温泉资源为主的温泉项目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直到90年代末转变为旅游投资热门项目,与温泉相关的景区很多,但是以温泉为主打的温泉旅游综
地铁建设施工环境特殊、参建方多,造成信息交互频繁、安全管理难度巨大,导致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传统施工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和安全协同管理体系,导致工程信息传递效率较低,安全管理不能全面、有效贯彻落实。本研究以5号线某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化和协同管理技术,研究地铁车站信息化施工及安全协同管理问题,以期提高地铁车站施工过程的信息化施工效率和协同管理水平。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