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FPI的局部放电超声检测与定位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中的局部放电现象会对其造成绝缘损伤,长期的局部放电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电力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局部放电进行在线监测并准确定位。以脉冲电流法、超高频检测法为代表的传统局部放电检测法往往系统搭建复杂,价格昂贵,有的还需在停电的条件下对设备进行维护,无疑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与经济损失。光纤传感器凭借其灵敏度高、结构紧凑、价格便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光纤传感器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金膜的外腔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External 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 EFPI)结构的超声传感器,对超声信号、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以及定位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在电学与光学两方面对局部放电所产生超声的检测做了理论分析。电学方面分析了局部放电超声的产生原理以及特性;光学方面推导了FPI原理,分析了低精细度FPI的反射光谱,并详细分析了薄膜的两种受迫振动模型——“膜振动模型”与“板振动模型”,针对薄膜的声波响应灵敏度进行了仿真,探究了灵敏度受薄膜材料、厚度以及尺寸的影响。
  (2)提出了一种基于金膜的EFPI超声传感结构,详细介绍了传感膜片的制备与转移以及传感器的封装方法,并搭建超声传感系统进行测试,可计算出传感器的相位灵敏度以及最小可探测声压。实验分别在空气与变压器油中进行了超声传感实验,模拟的环境分别是GIS设备与电力变压器设备。该传感器对30kHz超声信号与80kHz超声信号响应的相位灵敏度分别为1.31rad/Pa(-117.68dBre1rad/μPa)与1.05rad/Pa(-119.55dBre1rad/μPa),最小可探测声压分别为8.98μPa/Hz1/2@30kHz与6.42μPa/Hz1/2@80kHz,与本课题组之前工作中所得到的结果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灵敏度在整个测量频段响应基本平坦,只有在谐振频率附近的极小范围内存在响应峰值,这一点与理论分析相符合。同时该传感方案制备简易、成本低廉、易于实现、灵敏度高且噪声性能好。
  (3)搭建了针-板模拟局部放电系统,并对所制备的超声传感器局部放电测量性能进行了测试。针对放电的三个阶段——电晕放电、电火花放电和电弧放电中所产生的超声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对象为脉冲重复频率、超声信号频率、时域信号幅值和频域中频率分量的幅值等,研究其随电极两端所施加电压的变化关系,证明了该传感器能够定性分析局部放电的强弱。另外,该传感器的方向不敏感性在局部放电定位中可以得到应用,本文在对传统的TODA(Time of Difference Arrival)定位法进行仿真后,提出了新的幅值比例定位法,对该方法进行了模拟仿真及实验研究,证明了四个传感器组成的阵列可以还原局部放电源的位置。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制造的日益发展,三维测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关键,基于线结构光的激光三维测量技术凭借其非接触性、精度高、实时性良好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在农业、工业自动化、文物保护、医疗行业等应用领域基于线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技术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应用于两种不同测量尺度的三维测量系统,对线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中的结构设计和关键算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使用C++利用MicrosoftFoundationClasses(MFC)和OpenCV库实现了三维测量算法和系统的软件界面,具体研究工作
【摘 要】近年来,商州区松扁叶蜂大量发生,我们采取了人工喷雾、烟剂熏蒸等措施,但因山大沟深,防治难度大,防效不理想,为了遏制松扁叶蜂的危害,今年采取了飞机防治,速度快、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飞机防治;噻虫啉;白僵菌;松扁叶蜂  商州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栽植了大面积的油松纯林,目前油松林面积达10.9万hm2,松扁叶蜂在该地区发生面积达2.9万hm2,成灾面积0.9万hm2,虫口密度达
期刊
高折射率介质材料的光学损耗低,支持具有强磁响应的米氏共振(Mie resonances),可同时实现近场增强和远场辐射调控,在共振纳米光子学等领域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尽管近期在介质材料方面的研究已发现许多新的现象,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理解介质纳米结构中的电磁场行为,并且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多样化的纳米尺度的制造技术。本文从米氏共振出发,在理论计算方面,研究了磁多极模式对近场和散射谱的作用,并将其应用到卤素钙钛矿纳米粒子的辐射增强效应中,研究了磁多极的辐射增强与载流子寿命的关系,还探讨了电、磁多极模式对远场辐
近年来二维材料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质,二维材料各种高新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由于二维材料的应用对晶体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准确评估二维材料的晶体质量至关重要,常用的表征手段(拉曼光谱、电子扫描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为我们研究材料的各种特性提供了工具,但每种手段的表征能力有限,对材料性质的探寻需要多种手段才能完成,过程繁琐,没有一种完美的表征方法来提供所有的答案。而非线性光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来简化这一难题,非线性光学作为现代光学的一个分支现在已经发展为一项关键的技术,
随着太阳能等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效安全的储能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锂硫(Li-S)电池由于其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 W h kg-1)和低廉、易得的硫正极材料,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高比能储能系统。然而,锂硫电池中硫的低导电性,充放电过程中严重的极化和大的体积膨胀,以及中间产物可溶性多硫化物造成的“穿梭效应”,导致了低的硫利用率、快速容量衰减和差的库伦效率,制约了其商业化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几种不同钼基化合物/碳纳米片自组装空心球(MoxZy/C
AlGaN基深紫外发光二极管(DUV-LED)具有低电压,全固态,耐冲击,耐高温,抗辐射,高效率,响应快,长寿命,无毒环保和光谱连续可调等特点,在紫外消毒杀菌、非视距通信等民用和军用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和应用前景。但是,在倒装芯片制备方面,常用的金属电极会吸收量子阱产生的深紫外光,导致光提取效率低下的问题。应用高反射率金属电极,可以显著提高芯片的光提取效率,是未来实现高光提取效率DUV-LED的关键。同时,高Al组分的DUV-LED芯片存在电流拥堵现象,导致芯片发热增多,可靠性降低。目前,优化芯片电极版图设计
CO2激光由于具有可高效率消融软硬组织的特点,成为微创硬组织激光手术的首选。然而,柔性传输介质的缺失限制着CO2激光在微创硬组织手术中的应用。中红外光纤由于高灵活性与小型化成为新一代柔性CO2激光传输方式的选择。硫系玻璃在1.5-20μm具有优异的红外透过性能且易于制备。基于双坩埚法、薄膜卷绕法结合热拉伸法的多材料纤维制备技术可提供同时具备优异光学性能与机械性能的中红外纤维。本论文旨在通过不同玻璃材料的热匹配测试选取并制备不同组分的中红外玻璃;设计纤维结构与模具;最终通过多材料纤维制备方式制备可用于CO2
我国的城市化迅速,地铁可以很好的解决城市交通阻塞的问题。然而,利国利民的地铁工程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研制快捷、高效的检测隧道病害的设备刻不容缓。其中,反映隧道安全问题较为综合的病害是隧道壁表面裂缝和隧道断面形变。
  目前,地铁安全检测设备的性能参差不齐:有的还是比较传统的人工方法,只能对地铁隧道进行单点检测,不能对地铁隧道做一个全面检查,效率也比较低下;有的是或引进、或自研的自动化检测设备,然而其成本比较高,可以检测的病害不齐全。论文源于研制一种地铁隧道安全光电综合检测系统的项目,该检测系统集隧道
激光等离子体尾场加速(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ion, LWFA)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加速方式,与传统加速器相比,其加速梯度大,设备体积小。目前实验一般使用的大功率激光(PW)作为驱动光,得到GeV高能电子束,但重复频率较小(1~10Hz)。近年来,为了提高电子束重复频率至千赫兹,将激光脉宽压缩到少周期量级,使用毫焦、kHz重复频率激光作为驱动光,得到MeV量级电子,用于超快电子衍射实验,可将其时间分辨率提高到小于十飞秒量级,同时也可用于提高泵浦-探针实验的精细度。
  文章使
【摘 要】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最终目的,这也是衡量一个建筑企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建筑企业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在建筑工程的所有施工项目中,土建施工主要是针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施工,因而土建施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抗震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土建施工质量的保证也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为此在施工管理中,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土建施工的质量控制。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