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是国内鹅养殖量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鹅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解决省内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吉林省为发展鹅产业提供了饲料资源和土地资源,虽然省内鹅养殖量位居全国中上游,但是由于吉林省的鹅产品水平不一,加工深度不够,特色不足,缺乏国内及国外市场竞争力。自21世纪以来,吉林省的鹅养殖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年养殖量已占全国总养殖量的10%,如何才能让吉林省鹅业从数量中上变到质量中上,如何使吉林省鹅业向产业化稳步发展,正是吉林省鹅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论文主要对吉林省养鹅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吉林省养鹅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并且分析吉林省养鹅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养殖、加工及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加快吉林省养鹅业产业化稳定有效发展的途径。本文共分三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通过对种鹅种类、商品鹅存栏量、鹅肉产量、营养水品和饲养标准、疾病防治和鹅场建设等方面的解读,阐述和分析了中国和吉林省鹅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和吉林省的鹅养殖量都在稳步攀升。利用SWOT分析法对吉林省鹅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吉林省鹅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通过分析指出吉林省在鹅养殖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抓住机遇,发挥具有的优势,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劣势,从而降低面临的威胁。第二章对吉林省鹅养殖户的生产环节的投入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养殖经济效益优于圈养,鹅的饲养规模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情况,通过比较,越大规模的饲养报酬越大。并对吉林省鹅产品加工业进行分析。从吉林省的鹅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入手,发现吉林省鹅产品加工业存在如下问题:鹅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程度低、鹅产品加工缺少深度开发等问题。上述问题产生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于:吉林省出栏鹅的标准化程度低、鹅产品加工的技术创新能力弱、政府对鹅产品加工企业的有效监管不到位、加工业和养殖户未形成稳定利益机制等方面。为了加快吉林省鹅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推进鹅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化程度;提高鹅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对鹅产品深加工项目的扶持力度;增强鹅产品加工企业与养殖户的关联度。对吉林省鹅产品市场流通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如下问题:吉林省鹅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且交易规模小;鹅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鹅产品流通渠道长使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针对上述问题吉林省应该优化鹅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吉林省鹅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创新鹅产品交易模式。第三章是本文的结论和建议部分,通过全文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中国鹅养殖业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吉林省鹅养殖业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吉林省鹅产品加工业处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过度阶段;吉林省鹅养殖业的发展受到省内市场的制约。在对论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鹅养殖业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产业相关参与主体及政府相关部门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