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证据交换制度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开示制度,是民事审前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民事审前证据交换制度,有利于收集、保全证据,防止证据突袭;明确事实,固定争点,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据交换制度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开示制度,是民事审前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民事审前证据交换制度,有利于收集、保全证据,防止证据突袭;明确事实,固定争点,提高庭审效率:促进当事人和解。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民事审前证据交换制度得到确立和发展。1991年《民事诉讼法》未规定证据交换,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部分对证据交换制度作出较为详尽的规定。然而在立法层面、法制环境层面及实务操作层面,我国的民事审前证据交换制度仍存在诸多缺陷,亟需加以完善。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交换制度进行了全方位比较和深入评析,为完善我国的民事审前证据交换制度拓宽了思路。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民事审前证据交换制度概述。从证据交换制度的渊源出发,在对其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笔者归纳了该制度的特点和类型,进而分析了其基本功能和价值所在,对证据交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第二章、两大法系国家证据交换制度之考察。笔者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证据交换制度的立法及司法实践进行了考察,并对两大法系证据交换的异同之处予以评析。第三章、我国民事审前证据交换制度的现状及评析。回顾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改革及审前证据交换制度的确立历程,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证据交换的相关规定及司法实践中证据交换制度的操作情况予以分析,并与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交换制度进行比较,指出我国证据交换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完善我国民事审前证据交换制度之构想。在确立证据交换制度原则的基础上,从证据交换制度的具体内容及相关配套制度方面,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其他文献
当代西方学者借用可能世界理论来建立一种叙事语义学,但远未穷尽可能世界理论的启发价值。本文结合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思想和量子力学理论,动用跨学科的理论资源,尝试提出可
违法搭建是随着相应法律、法规等的出台而产生的一个法定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违法搭建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顽症,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目的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月-2017年
话语标记语是指那些位于小句之间的,大都缺乏概念意义,却具备话语连贯、调节交际活动等语用功能的特殊的语言成分。长期以来,话语标记语在传统语法及汉语教学中没有受到重视,
重庆市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主体功能定位,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
研究背景和目的胃上皮下病变是临床上内镜检查的常见疾病,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常在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胃上皮下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多样
国内译学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研究范式的嬗替——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解构主义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前三种范式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已有不少学者作了细致的研究,而吕
2000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微弱优势当选,并于5月20日上台执政。在党纲中明确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与国民党下台,标志着台湾政治生态发生了
党的十九大对国企改革发展党建做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对指导国企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自《中国制造2025》颁布以来,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产业之一。移动机器人作为一种具有很强移动能力的机器人,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定位导航技术作为移动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一直是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视觉的导航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系统柔性强、成本较低和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符合移动机器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机器人定位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基于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定位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