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是哲学史上长期存在争议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如何认识现实,决定了如何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更决定了如何改变世界,因而研究现实问题不仅有其理论价值,同时也极具现实意义。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哲学家们对现实的理解不断丰富发展,黑格尔作为集大成者在前人基础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现实观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批判,超越了黑格尔对现实的理解,提出了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现实观,继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完成了对传统现实观的哥白尼革命,其现实观成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点。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观的超越,有助于我们认识马克思现实观的发展历程,更好地把握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精神,对我们从现实出发来认识和建设中国道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主体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黑格尔的现实观。黑格尔现实观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曾对现实问题展开过重要论述。发展至近代,康德和贝克莱等哲学家对现实感性与理性认识的争论,也对黑格尔现实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黑格尔的现实观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他将现实和存在加以区别,提出现实是本质与实存、或内部与外部的直接统一,认为哲学的内容就是现实,并努力实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具有理想性、历史性和能动性等特点。第二部分,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观的超越历程。超越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现实观的简单认同,主要在其大学时期和《莱茵报》时期;第二阶段,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现实观展开批判,主要在其《德法年鉴》时期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神圣家族》时期;第三阶段,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现实观继承超越,主要在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和《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时期。第三部分,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观的超越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人是现实的主体”对黑格尔“精神是现实的主体”的超越;马克思“矛盾的变革”对黑格尔“理性的推演”的超越;马克思“改变世界”对黑格尔“解释世界”的超越。第四部分,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观超越的意义。从理论视角来看,研究并运用马克思现实观,有利于克服抽象原则即教条主义对社会现实的遮蔽,有利于发扬反对教条、敢于批判的哲学精神和改变现存、勇于超越的哲学精神。其次从现实视角来看,重视马克思现实观,有利于从现实出发认识中国道路和发展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