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联合阿苯达唑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890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中药单体苦参碱单独及联合阿苯达唑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效果,并探讨棘球蚴病小鼠经治疗后,机体的免疫应答状态及其对病程转归的影响和小鼠的肝功能状况及棘球蚴营养代谢的变化。 方法:染病小鼠经苦参碱、阿苯达唑及联合用药治疗90天后,检测各组小鼠棘球蚴湿重、抑囊率,并对棘球蚴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同时对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进行检测;采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标记技术及速率法等检测治疗前后小鼠肝脏、棘球蚴囊壁组织匀浆NO、NOS、LD、LDH、AKP及血清HA、GOT的含量及活性。 结论:苦参碱、阿苯达唑及二者联合用药对小鼠棘球蚴的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联合阿苯达唑治疗效果较好,说明两种药物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棘球蚴病小鼠经治疗后,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减少,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增加,机体的免疫状况有所恢复,小鼠病情有所好转,且苦参碱能显著改善小鼠肝功能,减轻棘球蚴病引起的肝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在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中,宿主的免疫状态是决定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状态,有赖于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之间的相互协调或制约,如果这些细胞的功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为全球流行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目前HCV感染所致的慢性肝脏疾病已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范围内HCV感
一、立题依据和目的 自然杀伤(NK)细胞来源于骨髓,主要存在于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约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5-10%。NK细胞属于淋巴细胞谱系细胞群,是自然免疫反应的重要效应因子。NK
MAN2C1是本实验室克隆的cDNA编码的1个人α-甘露糖苷酶。我们原先称它为6A8α-甘露糖苷酶。国际已命名此酶为mannosidase,alpha,class2C,member1[Homosapiens],简称MAN2C1。其相
本研究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AMI/P)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心肌缺血早期左冠脉支配区和右冠脉支配区心肌细胞NF-кBP65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旨在为因心
8B7cDNA(GenBank登记号AF043290)是本实验室克隆的。其编码蛋白质分子中有血影蛋白重复序列,因此是血影蛋白蛋白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我们称此蛋白质为8B7血影蛋白。生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