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之于民主,就如货币之于经济”。世界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史表明,民主政治有效性的提升依赖于政治系统内外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良性互动,以减少不确定性与降低风险,从而维系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转。在借鉴拉斯韦尔、多伊奇、派伊等人传统政治沟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这一特定渠道来统筹本文研究与写作的基本架构,即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的内在关联、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与模式、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与原因、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建议与对策。也就是,沟通主体、沟通平台、沟通过程、沟通问题、沟通对策是本文主要的关涉面。绪论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以及存在的创新点进行资料性的、线索性的和总结性的叙述与分析。第一章对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的内在关联给予说明。在区分网络空间中公众的不同身份即网民、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的基础上,分辨无序与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对信息沟通的特征进行归纳,在网络信息沟通与传统信息沟通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网络信息沟通对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第二章对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和模式进行梳理、汇总与剖析。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明确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包括政府网站、政务双微、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商业新闻网站、个人微博等。围绕公众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从传统与现代的视角界定其沟通的模式,并总结其特征。第三章对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进行详细的归纳与论证。指出双方信息沟通的层次有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三种。特别是将网络话语表达引入双方沟通的过程分析中,即符号生产、意义争夺、秩序重建。为体现双方信息沟通的效果,在不同模式对比的基础上,从政府回应角度进行了测评,并选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的调查数据作为实证支撑。第四章对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与原因从案例分析到理论归因。就存在的问题而言,选取了近3年多起代表性网络公共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归纳的分析方法,从信息沟通主体、信息沟通过程、信息沟通平台三个方面指出相应的问题。并基于这三个方面一一阐释了相关原因。第五章提出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建议与对策。根据第四章的原因归纳,即沟通主体、沟通平台、沟通过程,依此一一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论文抓住民主政治是对话与沟通的实质,从信息沟通的角度对如何规范公众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另一个切入点与观察点。这既能够从较完整的意义上对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也是对传统政治沟通理论在网络时代的一个拓展。此外,本论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话语交流方法,突出公众在信息沟通中的地位,克服了以往信息传输路径和观念传播路径忽视公共价值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