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表明结构的材料属性、几何属性以及外部作用具有一定的变异性,且这种变异性会影响结构的性能。结构抗倒塌分析一般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只能做出结构是否破坏的判断。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可靠度相关理论探讨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有助于更加细化描述结构的失效行为,即倒塌失效概率。本论文中以某一在役双层空间柱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可靠度理论分析其抗倒塌失效概率。具体完成四项工作:(1)
【基金项目】
: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PG2020029),受损网壳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表明结构的材料属性、几何属性以及外部作用具有一定的变异性,且这种变异性会影响结构的性能。结构抗倒塌分析一般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只能做出结构是否破坏的判断。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可靠度相关理论探讨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有助于更加细化描述结构的失效行为,即倒塌失效概率。本论文中以某一在役双层空间柱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可靠度理论分析其抗倒塌失效概率。具体完成四项工作:(1)追溯结构倒塌分析方法以及结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探讨结构倒塌分析的备选路径法与蒙特卡罗法结合实现SAP2000抗倒塌可靠度分析扩展程序开发算法的可行性。(2)利用具有强大数值计算与程序开发功能并存的Matlab语言对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二次开发,编制基于Monte Carlo法的SAP2000结构失效概率计算扩展程序。(3)考虑材料与几何双重非线性,对某一在役空间柱面网壳结构进行倒塌分析,确定结构关键构件,寻找这一实际工程结构的倒塌破坏荷载以及破坏形态,为进一步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奠定基础。(4)考虑结构所承受荷载的随机性与材料属性的变异性,利用自行开发的SAP2000可靠度分析程序计算该结构在随机荷载作用下的失效概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众多结构可靠度分析理论中,蒙特卡罗法具有强大的解决隐式功能函数的结构可靠度分析问题,且其可以较好兼容结构抗倒塌分析的备选路径法,本文研究表明蒙特卡罗-备选路径法可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2)本文以蒙特卡罗法为理论基础,采用Matlab编制的SAP2000可靠度分析程序准确可靠,可用于计算复杂结构的抗倒塌失效概率。(3)初始网壳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倒塌能力,但是能量因子较大的构件发生破坏有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连续性倒塌,由此说明双层空间柱面网壳尽管构件较多,冗余度较大,但是某一关键构件的破坏还是可能会引起结构的倒塌。除此之外,对结构进行多重构件受损后的抗倒塌能力进行评估,发现空间分布特殊的次要关键构件出现成团损伤时对结构抗倒塌性能的影响可能大于能量因子较大的构件成团损伤。(4)可靠度分析过程表明,初始无损的双层柱面网壳结构具备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即便出现部分构件成团损伤后仍然具备较强的鲁棒性,随机性分析与确定性分析相互佐证,证明结构具备良好的服役性能与传递荷载能力。此外,本文自编的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程序可以应用到大型结构的随机性分析当中,但由于程序是借助解释性编程语言Matlab来编写的,分析过程中也是计算机逐条读取代码进行运算,这当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缺点,比如计算机时与计算精度的矛盾问题,随着分析者对计算精度的要求提高,计算耗时将成倍增长。本文的研究工作进一步丰富空间网格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内容,为双层空间柱面网壳抗倒塌可靠度分析与相关的SAP2000可靠度扩展分析程序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编程参考。
其他文献
作为农业大国,乡村问题一直是围绕我国生产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乡村的居住问题与万千村民息息相关,是一个不断在探索解决的典型问题。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尤其是政策中对乡村宜居问题的强调,推动了越来越多的目光与行动投入到广大的乡村土地上,各式各样的乡村建筑实践为解决乡村居住问题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越来越多异地搬迁或大拆大建的方式也使我们意识到对乡村的干预破
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类身份识别任务中,人脸识别是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人脸识别方法多针对于解决正脸或近正脸的识别问题,因此大多要求系统捕捉对象的正面图像进行识别。而视频序列往往包含复杂的环境背景,其中人脸呈现出多个姿态,甚至较大角度的侧脸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现有方法的识别效果不佳。如何解决基于视频序列的多角度人脸识别问题是目前人机交互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本文针对捕捉到大姿态侧脸图像中面部纹理缺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与法规,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迎来了机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筋密网抗侧力墙板结构形式。此墙板通过改变钢筋缀件形式,增加了构件超静定次数,提高了抗震性能,同时外浇改性聚苯颗粒混凝土,使其与钢筋缀件、柱肢、横梁协同工作,在提高了构件抗震性能的同时可以解决结构中部分钢构件的防火、防锈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模拟研究。使用A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提高,SiC材料因其优异性能,被广泛关注。由于不断优化其制备技术而实现性能提升,碳化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窑具、发动机、光学反射镜和高功率激光器等领域。SiC的共价键性强,大多数SiC陶瓷材料制备需高温烧结,制备成本高,限制其推广应用。反应烧结法制备SiC陶瓷材料可在较低温度下烧结,但部分游离硅会残留在SiC材料中,影响其高温性能。针对该问题,本文以不同粒度的Si
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水平的发展,“大城市病”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因素。但是近年来,公共交通导向发展的TOD模式(Transits-Oriented Development)被众多规划决策人员视为解决大城市供需问题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规划依据进行城市发展策略研究。然而在本土化的应用实践中,由于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亟需一套面向特大城市的TOD站域评价指标体系,对建成项目进行优化指
作为在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热量传递的效率被认为是最核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增加热流道中局部湍流扰动和提高换热工质的热导率是提升传热效率的主要途径,因此,增加局部湍流扰动和提高换热工质热导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一种新型高效且适用于紧凑式热交换器的强化传热技术,本文创新性地将自激振荡强化传热和脉动纳米流体强化传热进行耦合,提出了纳米流体自激振荡脉动强化传热技术。本文的主
铝镁质耐火浇注料因其优异的抗渣侵蚀性及抗热震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过程中钢包炉衬材料,但随着炼钢技术进步与发展,对铝镁质浇注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人们采用铝酸钙水泥作为铝镁质浇注料结合剂。但常规水泥结合的浇注料,因引入过多的铝酸钙水泥产生的Ca O不利于材料抗渣侵蚀性能,因此,近年来铝镁质浇注料结合体系呈现低水泥和无水泥化趋势。然而,目前低水泥结合体系仍采用常规烧结铝酸钙水泥(Sec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地铁车站建设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代,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已是人们市内出行的主要途径。目前地铁站空调系统总体能耗较大且存在着能源浪费的现象,若能针对地铁站特点对其逐时空调负荷进行预测,则可以对空调系统的运行进行指导和优化,减少冷量供需不匹配所导致的能源浪费,从而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本文以北京市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对其空调负荷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
高强低导热一直是隔热耐火材料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高传统植物造孔剂燃烬法制备隔热材料的强度、降低其导热系数,本论文以Al2O3隔热耐火材料为研究对象,将植物造孔剂燃烬法与遗态材料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相结合,引入溶胶浸渍植物造孔剂模板制备Al2O3隔热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二氧化锆、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种溶胶对植物造孔剂秸秆进行真空浸渍预处理,研究溶胶种类及浓度对造孔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引
高强混凝土结构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并具有诸多优点,如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然而随着混凝土的标号增大,其延性变形能力逐渐减弱,这对于高强混凝土结构的耗能效果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梁柱节点处于受力复杂区域,抗震性能可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碳纤维增强复合筋(CFRP)可以改善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利用其线弹性特点可以减小混凝土节点的残余变形,提高屈服后的刚度。所以,CFRP筋与高强钢筋的混合配筋高强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