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制剂联合物理疗法对手部烧伤瘢痕疗效的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分析不同剂型硅酮制剂联合压力及运动疗法对烧伤手部瘢痕的疗效。[方 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烧伤手部瘢痕病例共40例,共58只手,其中男性35例,女性5例,性别比为7:1,年龄为13-52岁。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组,25例纳入运动疗法+压力疗法+硅酮凝胶治疗组;15例纳入运动疗法+压力疗法+硅酮敷贴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的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手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观察瘢痕进展、手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的情况,对硅酮凝胶组与硅酮敷贴组四个阶段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发现手部烧伤患者男性较女性多,工人较非工人多,火焰烧伤是烧伤主要原因。硅酮凝胶组的VSS、手功能、ADL的评估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月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分别与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相比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硅酮敷贴组的VSS、手功能、ADL的评估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月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分别与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硅酮凝胶组与硅酮敷贴组两组间的相同阶段VSS、手功能、ADL的评估相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 论]1.硅酮凝胶及硅酮敷贴联合压力及运动疗法能淡化手部瘢痕色泽、降低瘢痕厚度、改善瘢痕血管分布、增加瘢痕柔软度,改善手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硅酮凝胶与硅酮敷贴在改善手部瘢痕、提高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可根据瘢痕情况及患者需求选取适宜的硅酮制剂来治疗烧伤后手部瘢痕。
其他文献
[目的]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咳嗽反射受损、粘膜纤毛清除率降低和粘液产生增加等原因,易导致气道粘液(痰液)产生及性状的改变,是引起拔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作为粘液溶解剂之一,目前被用于降低痰液粘稠度,增加痰液的清除率,减少痰液细菌滋生,从而改善肺功能。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ICU患者中,使用NAC可能有好处;但证据有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乙酰半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构建干细胞共培养体系,探究EPC-BMSC共培养体系中细胞间的相互调控机制,并联合部分脱蛋白生物骨(Partially deproteinized biologic bone,PDPBB
[目的]分析急性心梗患者外周静脉血全转录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筛选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相关特异性分子标记物、探讨AMI发生的相关信号通路,为AMI的早期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抽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和排外冠心病的志愿者肘前静脉全血,全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样本lncRNA、cir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GO Datab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和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选取发病24小时内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颅脑损伤与舌下微循环的相关性,探索舌下微循环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可能性,为多模态神经监测增加新的维度。[方 法]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的颅脑损伤(其中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和脑外伤)患者29例,入院即根据GCS评分将其分为三组,3-8分为A组,9-12分为B组,13-15分为C组,其中A组13人,B
[目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单根32F引流管在术后引流与32F引流管联合8F猪尾导管的术后引流效果,探讨联合微管引流应用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可行性,并讨论其优势,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1.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共320例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实际符合200例,根据手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32F胸腔引流管组100例,
[目 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能力。[方 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科发病时间<4.5h并且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6例,收集并整理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包括溶栓前后头颅CT/MR
[目的]研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MSCs)治疗实验性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的疗效以及其可能涉及的相关机制。[方法]1.将66只BALB/C小鼠在SPF环境下喂养一周,使其适应周围环境。随机抽取10只小鼠组成空白组,采取腹腔注射的方式给予900mg/kg的生理盐水。剩余56只小鼠,并通过
[目 的]研究临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侧支循环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临床各因素对冠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CCC)不良的预测价值。[方 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至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显示在三条主冠状动脉血管(
[目的]比较不同来院途径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临床特点和再灌注时间指标,探究其对患者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00:00至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