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N2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s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及其淋巴结转移的程度范围是影响肺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最重要的几个指标之一,也是肺癌国际TNM分期的核心指标。当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伴有纵隔N2淋巴结转移时,其治疗的总体疗效和预后明显不甚理想。然而在临床上发现有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经过全面仔细检查后评估为临床Ia期,而经过根治性手术以后发现患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是仅出现纵隔N2跳跃性转移(SkipN2metastases,SN2),而无任何肺门和肺内N1淋巴结转移的证据,这被称为非小细胞肺癌纵隔N2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SkipN2metastases,SN2),也似乎有文献证据表明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患者的预后与经典N1/N2淋巴结同时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似乎不同。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临床现象,经过重要的术前临床分期严格评估为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出现病理性的纵隔SN2淋巴结跳跃性转移。这是一类更加特殊的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群。由于随着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肺癌的的治疗策略较前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不同的早期肺癌可能采用的手术方式、切除范围和淋巴结的处理方式和范围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正确理解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相关特征因素对我们重新思考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策略和其他相关治疗考虑显得尤其重要。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出现术后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可能相关的一些预测因素大家也不十分明确,了解和掌握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精准治疗策略。本文旨在探讨术后出现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而术前临床严格评估为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临床、影像和病理等相关特征因素,明确与其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可能存在关系的一系列相关参数,以加深对临床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认识,能对出现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更合理和准确的手术方式和策略,从而建立起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判性检查诊断和更科学和细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检索分析了 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中心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胸外科患者手术数据库,在手术数据库中,我们回顾性的将所有接受手术最终病理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数据全部筛选出来。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据库中,再根据细化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术前诊断为临床Ia期(cIa期)的所有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此外再根据我们的进一步细化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术前诊断为临床Ia期(cIa期),最终病理显示为纵隔淋巴结SkipN2跳跃性转移的患者[pN2(+),pN1(-)]。我们收集调查患者临床、影像和病理其他相关资料,如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态,血清癌胚抗原水平(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肺窗肿瘤的最大直径[leve 1-500 Hu(Hounsfield Unit),width 1500HU],纵隔窗肿瘤的最大直径[level 60HU,width350HU],肿瘤所在肺叶(上叶,中叶或下叶),肿瘤病理学类型(腺癌、鳞癌或其他),肿瘤浸润性与否,脏层胸膜是否累及(VPI,visceral pleura invasion),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毛细血管或淋巴管侵犯,细支气管侵犯,肿瘤术后病理纵隔淋巴结转移状况(个数累及、站数累及)等相关参数。所有的数据均采用IBM SPSS 20.0软件(版本20.0,IBM SPSS Institute Incorporated,Chicago,IL,USA)进行统计和分析。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变量参数,再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显著性差异的变量参数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估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哪些临床、影像和病理等特征参数是与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当P<0.05时被认为数据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本研究中纳入851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接受手术的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851例的研究患者对象中,有561例患者术后病理显示未发现任何相关区域淋巴结转移,107例患者术后病理显示为肺内或肺门N1淋巴结转移而无纵隔N2淋巴结转移,136例患者术后病理显示发现同时伴有肺内或肺门N1淋巴结和纵隔N2淋巴结转移。47例患者术后病理显示发现仅有同侧纵隔N2淋巴结转移而没有伴有肺内或肺门N1淋巴结转移。其中561例为pNO,占65.9%。107例为pN1,占 12.6%。183 例为 pN2,占 21.5%,其中 136 例为 pNon-SN2,占 16.0%,47 例为pSN2,占5.5%,而占pN2中的25.7%。在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和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研究中,提示癌胚抗原>5ng/ml,CT纵隔窗显示的肿瘤最大直径>1Omm,肿瘤细胞的中低分化程度,脏层胸膜累及,毛细淋巴管和(或)毛细血管侵犯,毛细支气管累及是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危险相关因素,而纳入多因素的研究分析时显示脏层胸累及和CT纵隔窗显示的肿瘤最大直径>10mm是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子。在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和存在纵隔淋巴结N2转移但无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研究中,提示脏层胸膜累及和CT纵隔窗显示的肿瘤最大直径>10mm是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危险相关因素,而纳入多因素的两者研究分析时显示仍只有脏层胸累及和CT纵隔窗显示的肿瘤最大直径>10mm是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提示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在CT纵隔窗显示肿瘤直径大于10mm并显示非常贴近脏层胸膜的周围型肺癌作为独立因素更容易发生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结论:我们的研究认为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发生率与其在CT纵隔窗显示肿瘤直径大于10mm并非常贴近脏层胸膜的周围型肺癌最终病理显示累及脏层胸膜显著相关,因此我们建议全面的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是CT纵隔窗显示肿瘤直径大于10mm并非常贴近脏层胸膜的周围型肺癌的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尽管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有了较大进展,但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仍是威胁
肝细胞癌(HCC)是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统计全球每年新生发病例超过一百万。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但仅有10-20%的患者适合肿瘤切除手术,并且肿瘤切除后的复发率仍然
本文从提问方式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改进提问方式,即一题多问、选择合适的回答对象、激发学生思维、避免不当的提问方式,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法院应是人们讲理的场所,法官应该说理,通过说理以增强判决的说服力与可接受性。法官不说理导致判决的可接受性低,当前申诉、上访、执行难等现象就是明证。为此,研究法官说理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虽然随着外科、麻醉、围手术期处理以及重症监护条件和技术取得较大的提高,但是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其原因在于食管癌发生和发
背景: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也被称为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osteoblast-specific factor 2,OSF-2),是由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多功能胞外基质蛋白。据文献报道其在胰腺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中,模型思想是唯一一个以"思想"指称的概念。在小学阶段,适时适度地将模型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数学认知发
现任福建省永春县中医院主任医师、名誉院长、泉州市科协委员的周来兴自沿海到山区,从一名普通的医校毕业生成长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39年的日月春秋
<正>南非,南半球非洲最发达的经济体,金砖五国成员之一。它是白人曾经统治的国家,也是曾经发达的英联邦国家。岁月流逝,光阴沉淀,时间的脚步依然挡不住来自南非迷人的诱惑。
期刊
爱国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道德情感,它反映了人们与祖国的依存关系。佛教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思想,体现在护国上有《中阿含·城喻经》中"王城七事论"、《仁王护国经》中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