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合成生物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合成生物学能够打破生命与非生命的天然界限,必然会对传统“生命”含义、价值和意义等观念形成冲击。合成生物学能为人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生物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合成生物学能够打破生命与非生命的天然界限,必然会对传统“生命”含义、价值和意义等观念形成冲击。合成生物学能为人类带来巨大受益的同时,也有着难以预估的风险。利用合成生物学有望开发新型能源、促进药品研发生产和医学进步、解决全球食物问题和修复生态问题。然而合成生物学同时存在着许多潜在风险,如生物安全问题、生物防护问题以及其他伦理问题。合成生物学也存在着双重用途问题,它的误用及滥用有可能危害公众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还有可能被用于生物战争和恐怖袭击。本文将探讨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性伦理问题和非概念性伦理问题。概念性伦理问题涉及到合成生物学的正当性,但“扮演上帝”和“不自然”的论证并不是好的论证,无法成为反对合成生物学的适当伦理论据,然而合成生命对人们生命概念的冲击不能不慎重对待。合成生物学的非概念性伦理问题,主要是讨论合成生物学风险/受益分析、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可能引起的社会公正问题、合成生物学家的道德义务和合成生物学的专利性问题。本文意在通过对合成生物学伦理问题的分析与论证,结合欧美国家的伦理原则和管理经验,以及我国合成生物学伦理管理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于我国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政策框架和监督管理制度,并进行分析与论证。
其他文献
在全方位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行政权力的异化,行政伦理的失范,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政治文明建构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复杂课题。在理论研究的层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生态失衡现象日趋严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家训文献资料的国家,几千年来家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谱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家训。从家训的出现一
海德格尔指出,肇始于笛卡尔的近代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使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明确区分对立起来,这仍然是用对“存在者”的追问代替对“存在”本身的追问,继续产生着对“存在”的遗
20世纪以来,新技术的运用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同时,资源、能源、人口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却摆到了人们的面前。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国家、团体、个人
风险尤其是工程风险是现代社会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从伦理学的角度去理解、阐述这一社会现象便是工程伦理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工程师的道德责任感是关乎工程能否最大化的
社会契约论是西方社会一种普遍的伦理文化思潮,它不仅广泛渗透在经济社会生活之中,而且还成为国家社会组织建构的一种重要思想资源,对西方社会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并且还在产生
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使人类的生存问题变得严峻起来了,人们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开始重新思考人在自然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同时,面对生态危机,人类必然要寻求解脱之道,
随着全球贸易额增长,国际物流运输需求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在"低碳绿色增长"时代,利用铁路集装箱班列致力于降低内陆运输费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考察了韩国铁路集装箱班列的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生态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辨析生态伦理学中的“自然价值”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伦理学各流派之间分歧与对立的焦点——自然是否具有“内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