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GB-D信息的移动机器人人体目标跟随方法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其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强,能在非结构环境下完成动态、复杂、灵活、精细的作业,具有巨大的研究及应用价值。对于智能机器人而言,实现人体目标跟随是人机协作的前提和基础,对跟随机器人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分析目标跟踪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GB-D信息的移动机器人人体目标跟随方法,实现了复杂环境下人体目标的跟随。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传统MeanShift算法由于窗口不能自适应变化导致目标跟偏甚至跟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窗口自适应的MeanShift目标跟踪方法,通过深度图像上的距离信息更新目标的跟踪窗口,采用主分量分析法联合卡尔曼滤波器更新目标的尺寸大小和方向。(2)针对窗口自适应的MeanShift目标跟踪方法由于目标遮挡或背景颜色相近导致目标跟丢的问题,联合图像深度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Kalman滤波的人体目标跟踪方法。通过移动机器人与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建立移动机器人跟随模型,并采用假设检验的方式,引入自适应参数,设计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对系统的状态进行预测和估计。(3)采用华硕Xtion Pro相机、PC及DFROBOT机器人设计移动机器人人体目标跟随系统,对本文算法进行实现并应用。最后,对全文工作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本文人体目标跟踪算法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其未来改进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这篇文章我们运用了量身定制的有限点法(Tailored Finite Point Method)分别在直角网格和三角形网格上求解修正的Helmholtz的奇异摄动问题。在直角网格上我们给出了 TFPM与有
体操机器人是一种自身驱动数目小于自由度数的典型欠驱动系统。这种系统具有复杂强耦合的内部特性,由此导致难以进行反馈线性化的非完整约束,该系统是验证非线性控制方法的理想模型。欠驱动系统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例如空间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四旋翼飞行器等等。本文主要研究了体操机器人的倒立平衡和换杠飞跃两种动作。倒立平衡是体操机器人摆起到竖直向上不稳定平衡点并保持平衡;换杠飞跃是机器人在两根平行单杠之间飞跃的
社区是反映基层治理能力的微观格局,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枢纽,基层治理的好坏直接体现着政府工作的落实情况。随着社会组织的规模化和规范化以及市场的繁荣发展,多种社会力量也成为社区基层的重要参与者。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之间带着相同的目标进行相互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有效的基层治理。本文研究的X工业区的“废弃轮胎花园”项目正是在通过一种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实现了政-企-社-民的有效自治。S
彩陶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也是人类艺术发展最早的传统元素之一,对彩陶的研究可以让我们生动形象的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同时,通过对彩陶的挖掘和研究也可以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视觉审美资源。本文主要以自己在艺术创作中对传统艺术视觉图式的当代性研究与表达,通过古代彩陶器型、器纹、陶质、色彩等元素的研究,试图以中国传统水印木刻为表现形式的语言,探索出一条具有当代视觉审美性的艺术表达方向。这个选题亦是我三年
在西方绘画史中,不少作品都在二维平面的画布上探索空间的无限可能性的表现,而在这作品里不乏有“窗”这个元素的出现,足以见得“窗”对于“空间”的表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笔者学习绘画的过程中,经常有意无意的关注到窗的表现,在生活中随手拍摄关于窗的素材也数不胜数。在情感上,窗口对于笔者来说是一个情感的宣泄口,这个时候,窗就是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连通。作为一名绘画者,将窗对于生活、情感的介入仅仅停留在感受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道路资源日益紧张,不同交通主体之间的通行权冲突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行人与机动车之间,而这背后凸显的是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博弈。如何处理行人与机动车之间道路通行权矛盾,让资源合理利用,同时也能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效率,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机动车与行人在斑马线上的冲突,“礼让行人”规范的确立与实施已然是我国很多的地方政府共同的选择。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深度变革,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创新能力逐步成为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示范区在协同创新能力方面相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其他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仍有一定差距。如何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打破相关创新主体间的界限壁垒,消除京津冀三地创新能力之
随着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能力也面临着更严格的要求。工业机器人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如何使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在最短的时间内沿着预定的笛卡尔空间路径运动,同时满足运动学约束与动力学约束,仍然是一个困难而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工业机器人的轨迹优化算法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与目标函
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指导下,我国制造业正在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制造业水平逐渐从“大国”向“强国”转变。2019年3月,全国两会上“智能+”成为制造业升级的关键词,智能车间作为智能制造底层单元,推进智能车间的建设是实现智能制造关键一步。汽轮机的制造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高低,船用汽轮机在推进舰船升级,提高国家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船用汽轮机智能车间的建设,汽轮机加工单元的升级
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便捷之时,所产生的数据规模与日俱增。因此,数据压缩成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数据压缩技术根据解压缩结果能否完全等同于原始数据,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算术编码不仅本身作为一种无损压缩手段,而且也是接近数据熵极限的编码方式,相比于其他熵编码,算术编码能够取得更为优秀的压缩效果。算术编码从香农提出发展至今,形成了诸多编码方案,如图像压缩标准JPEG所采用的QM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