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a Porta等人对全世界279个发达经济体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结构的研究。研究发现,除美国、英国以及日本显示出较高程度的股权分散外,其余的国家大多存在终极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常常利用金字塔结构、交叉持股结构和双重股权来构建一个复杂的控制链条,从而将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进行分离。那么金字塔控股这种方式是否普遍存在于中国股市,这种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又是否有关呢,其相关性又是如何?两权分离是否与企业价值有关?金字塔控制层级的多少是否会降低企业的价值呢?各种各样的最终控制人,他们的身份不同又是否会影响企业价值呢?
在仔细的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后可以发现,金字塔式持股结构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非常普遍。很多企业借助金字塔式持股结构控制多家上市公司,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形成数个上市公司系族。近年来,随着一些上市公司系族危机的频繁爆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对金字塔式持股结构加以关注和研究。
本文基于金字塔式持股结构的若干基本理论,对我国的金字塔式上市公司与企业价值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金字塔持股结构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随后,对金字塔持股结构的内涵和特征、构建金字塔持股结构的动因以及金字塔持股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本文以金字塔持股结构下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为研究基点,分析了我国金字塔式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性质、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系数、控制权、所有权(现金流权)、控制链条的长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金字塔持股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非常普遍,是我国终极控股股东加强对上市公司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国有控制的金字塔型的企业价值小于非国有控制的金字塔型企业;终极控股股东在所控制的公司里拥有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之间的分离系数越小,两权分离的程度越大,企业价值越小;现金流权越大,企业价值越大;控制权越大,企业价值越大;控制链条越长,层级数越多,企业价值越小。
最后,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就对优化金字塔股权结构,加强对金字塔式上市公司的监管和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与局限之处,以及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