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u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我国已进入加大开放、融入全球化过程。此过程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我国加快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企业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中部崛起战略”已然成为众星捧月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地位的日益提升,企业对外投资呈大幅增长之态势。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多数国家遭受重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亦受牵连其中。基于此背景,中部地区要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只有深入探讨此新形势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才能大力推进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来响应政府“走出去”的方针,进一步对增强中部地区企业竞争力,乃至促进中部地区迅猛崛起,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对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选定中部六省份作为研究主体,综合运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验证中部GDP加快增速能够很好的带动本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并在了解现状基础之上分析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部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就进一步加快该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给出对策建议。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走出去”战略与对外直接投资概述;第三章为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阶段与现状分析;第四章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五章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新思路;第六章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第七章为结论和展望。通过对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IDP的检验可以判定该地区处于发展周期第三阶段,但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整体对外直接投资形势面临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和企业积极改变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区位和产业的选择战略,加快完善发展的政策措施,政府不仅在鼓励和扶植工作上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而且要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充分化危机为转机,利用后危机时代所创造的大好机会实现中部地区在全国的崛起。
其他文献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于2003年正式投资中国股市,随着我国对其投资额度的不断放宽,QFII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QFII的交易行为,本文以QFII
现代型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相关的技术渐渐代替了人们的手工劳动。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的应用是经济实现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使人们生活的质量得到了提
2012年以来,中国煤炭行业持续下滑,2015年煤炭企业亏损面达到90%以上,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加快公司转型升级,建立市场化的绩效管理制度,维护公司的骨干人才队伍,
金融产业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一个特例,是城市经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对城市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域,主要从上海市金融机构规模变化、市场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而其中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特别为人所担忧。对此,创新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教育势在必行。
本文以分形理论为基础,从非线性的角度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征以及价格运动过程中蕴含的一些规律,希望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本文以沪深300指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证券市场迅猛发展。证券行业已经成长为关乎中国经济命脉,关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随着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的体现,通过股权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可以获得大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
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传统城市化理论却偏重从国内角度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问题。目前学界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化的作用这个问题的研究还较
证券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利,但由于股票市场的风险和收益总是如影随行,投资者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市场风险。因此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成为金融研究持续关注的焦点。但是在过去三十多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