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组织中VEGF、TGFβ1及其受体的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r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也称生殖器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致的皮肤粘膜良性增生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引起尖锐湿疣的以HPV的6、11、16、18型较常见,其中16和18型又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上尖锐湿疣疣体生长速度快,病毒感染的细胞呈快速增殖趋势,应用理化方法治疗时易出血,提示尖锐湿疣组织中可能有过多的血管生成,因此本研究对CA组织行血管计数,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l,TGFβ1)及其受体胎肝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1,Flk1)和CD105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CA发生、发展中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 方法: 观察定量计数27例CA病变组织和17例正常包皮组织中的血管数,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组织中VEGF、TGFβ1、Flk1和CD105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RT—PCR检测VEGF和TGFβ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尖锐湿疣组织中VEGF、TGFβ1、Flk1和CD105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结果: HE染色观察发现CA组比正常包皮组有较多的血管数,免疫组化染色发现VEGF和TGFβ1在CA组织除角质层外的表皮全层细胞均有强表达,正常包皮组织中为弱表达,且主要位于基底层细胞;Flk1在CA组织的角质细胞胞浆和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均有表达,在正常包皮组织中仅在角质细胞胞浆呈弱表达:CD105仅在血管内皮细胞膜上表达,CA组织中CD105标记的血管数(血管密度)也比正常包皮组织明显增多,有显著差异(P<0.001)。CA组中VEGF和TGFβ1、VEGF和CD105、TGFβ1和CD105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随着治疗进展,以长效奥曲肽为主要药物的生物治疗逐渐成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长效奥曲
建设以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校园,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平台,改善教学效果,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中长期目标的必经路径。大理大学现有智慧校园管理平台
对台湾甜象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皇竹草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个牧草品种均能适应试验环境条件。甜象草、桂草、皇竹草的鲜草年产量分别为220.85t/hm2
<正>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并逐步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基点,找出了影响
会议
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危害尤其严重,HBV转录后调节涉及多个环节,HBV转录后调节基序(HBV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 ,HPRE)的作用是其中
为了降低框架结构的梁配筋,间接考虑楼板对梁的承载力贡献,以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通过对一组4层3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Etabs建模有限元分析,考虑不同形式梁对楼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天然耐药,由于该菌能高效获取并传递外来DNA片段(如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导致了其耐药机制极其复杂。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
<正>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属最多的国家之一,仅仅是脊椎动物就超过了6000余种,占到全球的15%。然而,面对如此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在野生动物保护上却难尽如人意。近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