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雅到风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Z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作为一种悠久的抒情方式,有其言说的法度。在族群意识大大强化的汉朝,诗歌并没有发展成一种独立的审美艺术,而是与政治教化结合起来,被纳入到儒家的礼仪教化范围,经过《毛诗》的极端政治化的解释,诗歌染上了儒家的道德色彩,产生了诗歌的风雅之法度。在建安个体文学兴起后,诗歌才渐渐发展为一种审美的艺术,在慷慨悲壮的情绪氛围中,产生了“建安风骨”的审美范型,这是一种美的法度。同时建安风骨也展示了审美艺术与时代政治的新型关系。在唐朝的“文艺复兴”中,风雅和风骨作为曾经的诗歌法度,以一种“复古”的名义得到热烈的召唤。本文即是追溯风雅与风骨的产生过程,并深入探讨风雅与风骨的关联差异和二者的发展转化过程。文章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风雅:汉语诗歌法度之开端创建”。第一节从宏观视野谈汉语诗歌的“度”或“法度”,诗歌有其情感的“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产生了不同情感类型的诗歌。第二节分析诗歌作为一种抒情,是如何被纳入到儒家的礼仪教化中的。《毛诗》回应了汉朝天下一统的时代精神,对《诗经》作了一种极端道德化的解释,最终确立了诗歌的风雅之法度。第三节谈比兴作为一种诗歌的技艺,既内在地包含了礼仪教化的要求,也焕发了诗歌的美丽形象,使诗歌具有了审美的价值。第二章“风骨:个体审美精神的发展和美之法度的确立”。第一节概述大一统帝国崩溃后个体意识的彰显,审美精神的唤醒。第二节通过时代政治概貌的勾勒,具体分析建安代表诗人三曹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使我们对“建安风骨”的特征有了综合形象的认识。第三节深入分析风骨作为一种美之法度,它的形成过程和具体的内涵,且它仍旧有着“度”的规定,风骨在获得文采的修饰才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第三章“复古:复兴古代的价值和建立纯粹的审美价值观”。第一节描述唐朝诗歌的复古背景,通过“复古”的召唤,唐朝成就和实践了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第二节具体展现陈子昂的复古道路,和他的诗歌创作,他获得“雅正”的称誉使他超越了《诗经》之风雅的道德范围,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型。第三节以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为例,具体展开分析李白的诗歌创作与“复古”的关联。李白取得了唐朝文艺复兴最伟大卓越的成就,且以他的诗歌创作确立了一种审美的典范。在横扫中国古典文化的二十世纪,文章的结尾重新提出诗歌的审美对于一个民族内心生活的重要性,希望这篇追溯汉语诗歌的文章对我们当下的审美生活以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尽管获取了一定的便利,然而也有安全隐患存在。一旦不法人员侵入了计算机网络,那么就会出现众多重要信息被窃取的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十分庞大。
教育是关涉幸福的事业,在职业生活中体验幸福是教师职业的价值诉求。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高师教育,应该从师范生未来职业幸福的立场,转变教育理念,关注职业发展,完善课程设置,
[目的/意义]探讨Altmetrics指标对学术图书影响力进行评价的有效性,为学术图书评价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方法/过程]获取Twitter提及量、Mendeley阅读量、在线书评数量以及馆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道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国土资源的开发,城市化建设也在不断拓展,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的发展成效十分可观
本文在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现状,并依据衡量精神生活质量的
高校辅导员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的人员,其队伍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建国初期及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前20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是一个关系金融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也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银行体系产生的大量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就有
目的:探讨近十几年来温胆汤及其加减对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十年温胆汤的相关期刊与文献,从温胆汤对精神神经系统、心血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在企业竞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些作用能否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实力和水平,因而选择恰当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成为企业业务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对于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师权益保障问题直接关系着教师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条件、生活水平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意义重大。过去我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