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能老人机构照护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pw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构照护作为养老照护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养老照护服务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于失能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机构照护更是具有家庭照护和社区照护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因失能老人生活中康复护理相对于基本生活来说更为重要,机构照护可以使失能老人获得更好的康复治疗服务,减轻他们的痛苦;另一方面,通过养老机构对失能老人进行集中照护,有利于照护服务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也可以节约照护成本。中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的国家之一;中国还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到世界老龄人口的20%。老龄人群中,失能老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我国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预计到2015年(“十二五”期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将达4000万,占老年总人口的19.5%。日益庞大的失能老人群体和老龄化趋势加剧,使当前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面临严峻挑战,失能老人对照护服务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机构照护能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正规的服务,加快发展机构照护服务,满足失能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既是中央的战略部署,又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以应用最为广泛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型—SERVQUAL①为理论分析工具,结合我国失能老人机构照护服务的特点,基于失能老人的顾客角色,从有形性、保障性、照护人员、服务过程和人文关怀等五个维度对失能老人机构照护服务质量期望和感知进行调研访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失能老人机构照护服务质量作出评价,并简要对比分析城、乡失能老人以及失能老人与非失能老人机构照护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的差距。研究表明,失能老人机构照护服务质量感知和期望差距较大,人文关怀和照护人员两个维度的服务最差;城乡失能老人机构照护服务质量都不高,农村失能老人面临的照护服务条件更艰苦;失能老人照护需求要高于非失能老人,但二者的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因此,要转变当前只注重有形硬件设施的发展思路,重视情感环境的改善,为失能老人营造“家”的感觉,实现人文化关怀,缩小失能老人心目中机构照护服务质量感知和期望之间的差距。
其他文献
电离层是近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离层的研究可以促进人们认识日地空间系统的整体行为,进而更好地为人类的空间活动服务,因此电离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类
长期以来,电子邮件作为当下常用的通讯手段,已经成为航运业业务往来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目前航运业内主要还是通过人工读取邮件的方式来获取信息。通过调查,中小规模的远洋运输
<正>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服务项目几乎是不盈利的,其建设投资高、运营成本高,是一个高亏损、高补贴的行业。城市轨道交通是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系统,也是耗能大户,包括电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管理阶层通过一定积极有效的手段,使得潜移默化影响成员接受其政治思想、文化思潮、纲领文件等,并为其服务和效力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上的任何一个群
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城市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迈向城市型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于2012年8月发布的201
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的镁合金以其低密度、高比刚度和优良的导热性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相较于传统的铸造镁合金,变形镁合金板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发生率也会增加,即失能老人比例增加。2013年我国失能老人已达3750万人,对失能老人的照护主要有家庭照护、机构照护和社区居家照护三种模式
吐蕃赞普时期是藏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将散落在西藏的各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政权整合的一个重要阶段。吐蕃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各自为政的部落政权,创建官制,厘定法律等,藏
我国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坝高、泄量、泄洪功率均居世界领先水平。由于高速水流、水气二相流、水流——结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使得泄流结构在长期泄流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疲劳或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分析其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诊断肾功能损伤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60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