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对消费者本土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bo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全球消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消费者在对待本土品牌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探究消费者的本土品牌态度的影响动因时,近年来不少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国家认同感、世界主义与消费者本土品牌的偏好和购买行为的关系。目前为止,学界仍尚未有专门针对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国家认同感对本土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上海和南昌两地的城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研究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世界主义观,并针对4种产品的品牌特性、品牌偏好与购买情况,检验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对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与购买行为的影响,以及国家认同和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对购买本土品牌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消费者问卷调研,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主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检验、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国际营销学领域内国家认同研究仍处于零散、未成体系的萌芽状态,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有待学界进一步挖掘。2.国家认同的NATID测量量表在中国消费者背景下具有跨文化适用性。3.国家认同对消费者本土品牌态度的作用是“部分的、有条件的”:一方面,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国家认同感、世界主义观对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在部分品类上表现出显著影响;当考虑到品牌特性(知名度、质量)等因素时,不仅这些品牌特性能普遍地对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产生作用,且可以和“国家认同感”或“世界主义观”共同对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形成综合影响效应;另一方面,在其他情况相同时,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对消费者购买本土品牌在部分品类上具有正面影响,而国家认同和世界主义的影响则不明显。4.国家认同比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释义更丰富,更能解释消费者行为。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3点营销建议:1.全球消费文化下的本土品牌营销应洞察消费者的双重特质;2.本土品牌营销不仅要抓住消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心理,还要巧用“中华文化”的古老元素;3.消费者的国家认同概念可以为国际市场细分提供全新视角。
其他文献
在总体和平稳定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并不断融入全球经济,目前已成为全球经济贸易大国。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我国面临了
在众多影响空间经济分布的因素中,劳动力流动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不少研究在Krugman, Fujita, Venables等学者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内沿着劳动流动——产业空间结构变化
“变革性经验”指的是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以某种方式运用所学,从而为他带来丰富的感知和有价值的体验,为其日常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与变革。勒夏特列原理所蕴含的动态平衡思
公主作为历史上特殊的女性群体,拥有其作为皇室贵族和普通女性的双重特质。随着对女性文化研究的深入,对宋代以及唐代公主的研究成果已颇为丰硕。本篇论文则对唐代和宋代公主
“导入”(lead in)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虽然一堂课的导入时间有限,仅占到课堂教学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导入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导入成功的课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
新课改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参与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但长期以来,中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主要还是被
2013年7月26日,韩国KBS电视台记者全程直播一名男子企图自杀的全过程,激起了人们对新闻伦理的热议。新闻伦理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它与新闻的专业精神是什么关系?新闻伦理的基本
作为教学主体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在教学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的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媒体同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传输手段和工具。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人们对于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当前,许多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越来越年轻化,青年教师占了学校教师的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积极使用有效的策略来帮助自我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近些年来,教育研究者们越来越青睐于反思性英语学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