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育阴潜阳安神方治疗焦虑症伴失眠(阴虚阳亢型)的临床总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评价育阴潜阳安神方治疗焦虑症伴失眠(阴虚阳亢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64例患者均来自2013年5月-2014年9月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门诊,符合本研究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病程、SAS标准分、HAMA评分、PSQI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予以口服舍曲林,每早一次,初始剂量为50mg,1周后加至100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育阴潜阳安神方(生地黄10g,珍珠母30g先煎,百合20g,龙齿15g先煎,茯苓15g,炒白术10g,当归10g,白芍10g,知母10g,赤芍10g,牡丹皮10g,酸枣仁30g,柏子仁10g,夜交藤10g,合欢皮10g,川芎10g,生甘草6g),日一剂,于中、晚饭后分服,每次100ml,疗程4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及睡眠卫生宣教。疗程结束后,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病例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结果①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AMA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HAMA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的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③SAS标准分比较: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SAS标准分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的SAS标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④PSQI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PSQI各成分积分及总分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⑥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痊愈6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4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病程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病程在6月内,痊愈2例,显效2例;病程在6-12月内,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3例;病程在12-24月内,痊愈1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病程在24-36月内,显效3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病程在36月以上,有效3例,无效2例。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病程长短与临床疗效相关。⑧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初期,治疗组有2例头晕,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有2例头晕,1例恶心,2例口干、烦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阴潜阳安神方治疗焦虑症伴失眠(阴虚阳亢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及睡眠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育阴潜阳安神方与舍曲林合用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