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传统节日,更是广西重要的文化符号。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被列入广西公共假日,每年“三月三”全区放假两天,这一文化现象意义重大。研究发现,“壮族三月三”是对传统“三月三”的继承与阐扬,丰富了“三月三”传统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交流与了解、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等等功能。“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传统节日,更是广西重要的文化符号。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被列入广西公共假日,每年“三月三”全区放假两天,这一文化现象意义重大。研究发现,“壮族三月三”是对传统“三月三”的继承与阐扬,丰富了“三月三”传统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交流与了解、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等等功能。“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当代功能的变迁具有多方面动因,主要包括“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对社会变迁的主动调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诉求、文化了解与交流的诉求、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诉求、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的诉求、政府对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征召、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诉求。“壮族三月三”的传统功能的当代转换对于非物质文化创造性转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全文由绪论、主体和结束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由来、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创新点以及文章主要概念等。主体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文化、文化功能、民俗文化功能进行细致的梳理,解决研究对象“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章主要论述传统“三月三”的民俗文化,分析传统“三月三”的功能,主要是让读者理解“壮族三月三”的传统;第三章论述“壮族三月三”成为公共假日的简要历程,先是宏观描述了“壮族三月三”的民俗文化活动,且重点描述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三月三”的民俗文化活动,然后分析“壮族三月三”当代民俗文化的主要功能。其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壮族三月三”的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当代功能。第四章主要分析讨论“壮族三月三”功能变迁的动因。结束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对“壮族三月三”的今后发展方式、内容创新以及进一步研究等问题提出思考。
其他文献
铜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之一,期货定价是铜定价最主要的定价方式。伦敦金属交易所长期拥有铜交易定价的主动权,是世界铜期货价格的基准,对其他铜期货市场价格具有先导作用,中国的上海期货交易所是最重要的新兴期货市场,中国期货市场近年快速发展,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期货交易市场的地位不断上升,其中铜期货成交量居世界第一,对国际铜市场的影响也逐步扩大。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对铜期货价格的影响,探
近年来,中国A股上市公司十分热衷于股票送转,送转比例连续攀高。市场也对股票送转反应热烈,甚至产生所谓的“高送转行情”。投资者为什么如此关注股票送转?上市公司的股票送转行为是出于哪些动机?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梳理了已有的理论和文献,发现上市公司股票送转的实质是管理者迎合投资者的低价股偏好和参考点效应,以吸引投资者购买公司股票,同时可能包含着内部人牟利等复杂目的。 本文搜集了2011年-2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近几年来,掀起了企业并购的浪潮,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购成为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中国的证券市场还不成熟,存在着严重的市场的体制问题和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企业并购是否能成为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一条可行道路?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并购市场,以2013-2015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并购方和目标方的并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如今,“创新”驱动已经成了我国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企业是微观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否关乎着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乎着我国能否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企业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机构投资者专业性强、持股比例大、资金雄厚、投资能力强,对公司治理,企业的经营创新决策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本文以2010年至20
从法学理论的角度阐释立法合理性,并对其作为一种立法的研究进路进行分析,进而寻求在立法过程中的合理因素,主张应根据事态的需要以及事态与法的关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实现科学立法的目的。立法理论的思考无疑是法学理论和政治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立法精神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政治和法律思想史上,即启蒙运动时期。那个时期既是法律和政治思想的多产时期,也是为法学发展开启了理性和智慧之门的时期。如果立法
大数据时代,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越来越低,上网越来越普遍。大数据时代在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大数据时代不仅使未成年人面临数字身份失控、在线数据监控、生物识别技术等新威胁,而且加剧了未成年人预先存在风险的新维度,如隐私风险增加、潜在歧视倾向以及行为广告等。未成年人数据蕴含的法益具有多维度性,不仅关涉未成年人的个人数据和隐私利益,还关乎未成年人的在线声誉、
破产重整是对当债务人出现严重资不抵债、正常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形时,对债务人进行生产经营上的整顿和债权债务关系上的清理,以期摆脱财务困境,重获经营能力的特殊法律程序。破产重整制度是公司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对于弥补破产和解的不足,防范大公司破产带来的社会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2007年修订),在第八章,专章规定了破产重整制度。条文虽然规范简略,破产重整制度
商事登记制度是反映一国市场经济规范化、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是法人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参与民事活动的“身份证”,是法人的对方当事人与其发生法律关系赖以参照的前提依据。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颁布,将公司注册资本由“有限认缴制”改为“完全认缴制”,拉开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序幕。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
汝南县地处中原,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这个千年古县里流传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研究梁祝文化,促进当地梁祝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有利于打造亮眼的汝南文化名片,提高汝南县的文化竞争力,并带动汝南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在对汝南梁祝传说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传说动力学这一理论机制入手着重分析政府、学者、群众这三类不同群体在当代对汝南梁祝传说传承与发展的推动。在不脱离文本的前
本文通过对广西龙脊廖家寨壮人的历史文化进行探究,以廖家先祖的迁徙,廖家寨的建立以及发展为背景,试图从中筛选出独属于廖家寨的历史记忆,厘清廖家寨历史记忆的主体、客体以及载体,并尝试据此归纳廖家寨历史记忆的传递模式。 廖家寨历史记忆的传递主要依靠两种实践,第一种是体化实践,第二种是刻写实践。论文将历史记忆的传递分为三部分: 首先,廖家寨历史记忆的主体,即生活在廖家寨的壮族民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