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法对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胆汁中胆汁酸的影响

来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从清热利湿法着手,通过观察其对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胆汁中胆汁酸含量、糖蛋白含量指标的影响,探讨清热利湿法对胆汁酸代谢异常引起的肝胆疾病治疗效果,为相关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更科学的指导用药。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编号,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清热利湿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3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服药,对照组予抗感染(头孢二代)、保肝(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抑酸(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补液等对症治疗;清热利湿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茵陈蒿汤(茵陈20g、栀子12g、大黄3g)为基础方,加以溪黄草10g、龙胆草12g、赤芍6g、郁金10g、柴胡1O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100ml/次,每日3次;牛磺熊去氧胆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500mg晚餐后2小时口服。对比分析3组患者胆汁中胆汁酸含量、糖蛋白含量,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素、肌酐及“T”管引流量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1.胆汁酸:治疗前,3组胆汁酸含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3天,3组胆汁酸含量有差异(P<0.05):经LSD两两比较,清热利湿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胆汁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清热利湿组与牛磺熊去氧胆酸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3组胆汁酸含量有差异(P<0.05):清热利湿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高于对照组(P<0.05),清热利湿组和牛磺熊去氧胆酸组无差异(P>0.05);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3组均随着治疗时间变化呈现上升趋势(P<0.05)。2.糖蛋白:治疗前,清热利湿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和对照组糖蛋白含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3天,3组糖蛋白含量有差异(P<0.05):经LSD两两比较,清热利湿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低于对照组(P<0.05),清热利湿组与牛磺熊去氧胆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3组糖蛋白含量有差异(P<0.05):经LSD两两比较,清热利湿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低于对照组(P<0.05),清热利湿组与牛磺熊去氧胆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3组均随着治疗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P<0.05)。3.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3组患者在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3组谷草转氨酶有差异(P<0.05),进一步采用nemenyi两两比较,清热利湿组与牛磺熊去氧胆酸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清热利湿组与牛磺熊去氧胆酸组无差异(P>0.05),3组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无差异(P>0.05):经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3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4.尿素、肌酐:3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无差异(P>0.05),术后第3天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5.T管引流量:治疗前,3组T管引流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3天,3组T管引流量有差异(P<0.05):经LSD两两比较,清热利湿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T管引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清热利湿组与牛磺熊去氧胆酸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3组T管引流量有差异(P<0.05):清热利湿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高于对照组(P<0.05),清热利湿组高于牛磺熊去氧胆酸组(P<0.05)。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3组均随着治疗时间变化呈现上升趋势(P<0.05)。
  结论:本次研究中清热利湿法有效增加胆汁中胆汁酸含量,使糖蛋白含量降低,促进胆汁排泄,减少胆汁淤积,从而对胆汁淤积性疾病的治疗有临床疗效,此外,对预防或治疗结石术后复发有指导依据;对于有胆道感染、胆道梗阻、反复胆绞痛的患者,清热利湿法在治疗上不失为一种替代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改良膝后正中微创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分析。  方法:本课题选定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01月-2018年12月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Ⅱ、Ⅲ、Ⅳ型患者21例,其中11例患者采取膝关节改良后正中微创入路进行治疗;10例患者采取膝后倒“L”型切口手术入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膝关节后改良后正中微创入路组:患者取俯卧位,取膝关节后方屈曲褶皱远端10mm处向远端行约50m
目的: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对具有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指征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当前比较普遍的手术方法,但是这也意味着需要广泛剥离术区软组织,过多的软组织剥离不仅会导致术后皮肤坏死、伤口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提高,同时也会破坏骨折断端的血运,使骨折断端的愈合延迟,导致骨不连的发生,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其处理与预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为尽量避免上述手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在IL23/Th17通路基因上IL12B基因的rs7709212、rs3212227,TNF基因上的rs3093662的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以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思路。  方法:1.选取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192例)作为病例组,正常人(160例)作为对照组
学位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四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的临床疗效,为该方治疗本病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临床上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四逆四君子汤治疗
目的:观察蜜调金黄散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型)的临床疗效,对比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型)患者与健康人血清IL-33的浓度差异以及蜜调金黄散联合综合疗法对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型)患者血清IL-33浓度影响,证明该治疗方案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将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最终完成60例,每组30例,对
目的:研究加味过敏煎对过敏性皮肤瘙痒小鼠模型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加味过敏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①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抗-二硝基苯酚(anti-DNP)IgE单克隆抗体,2,4-二硝基氟苯(DNFB)激发的方式建立小鼠PCA皮肤瘙痒动物模型,研究加味过敏煎对于小鼠PCA皮肤瘙痒模型的作用,主要观察对小鼠风团抑制情况、搔抓反应情况、肥大细胞(mastcell,MC)脱颗粒反应情况,
目的:  面部复发性难治性皮肤病是指病情呈迁延不愈,常规治疗无效或愈后很快复发的疾病,是皮肤科临床最为常见的一大类疾病,病因不清。  《伤寒论》中有多条条文明确提及到面部复发性难治性皮肤病(以面热、面赤为主)的证候与治疗,而实际临床中按伤寒辨证施治效果明确。  在前期工作中,已经对部分面部复发性难治性皮肤病运用经方辨证取得满意效果。且也有学者将经方运用于面部复发性难治性皮肤病中取得良好疗效[1]。
目的:  通过对复方肿节风清咽合剂治疗肺肾阴虛型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以及动物实验对慢性咽炎大鼠黏膜中免疫因子SIgA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的影响,探讨复方肿节风清咽合剂口服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的机制,拟为慢性咽炎寻找一种安全便捷,副作用少,疗效突出的治疗方法。  方法:  1.临床观察: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肺肾阴虚型的慢性咽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学位
目的:观察银花甘草解毒汤坐浴防治环状混合痔患者经内痔注射加分段多层次弧切缝合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60例,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施以内痔注射加分段多层次弧切缝合术。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第1天开始坐浴,并常规予以抗炎、补液及换药,术后6小时予以一次口服镇痛镇痛药。其中对照组常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试验组则以银花甘草解毒汤(山银花20g、连翘20g
目的:1.通过观察苗药止咳合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袭肺证)患儿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咽痛等临床相关症状的变化,客观评价苗药止咳合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苗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苗医苗药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2.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尿白三烯-4(LTE4)的水平,初步探索苗药止咳合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机制。  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儿科门诊自愿参与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