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通过赋予一些用户选择权,放开售电侧,形成了“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结构。售电公司作为体现市场分工、集结用户资源、分摊市场风险的市场主体,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考虑到售电公司是新兴的市场主体,其理论知识和市场经验对匮乏,论文旨在对售电公司的核心业务——购售电业务的决策过程进行研究。
售电公司购售电决策中的三个核心问题是购电数量、购电组合和售电价格。在竞争性的零售市场中,售电公司的售电价格通过影响市场份额而影响其购电数量;批发市场中的交易品种众多,各交易品种的收益和风险规避性能均有差异,售电公司还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其在不同交易品种中的购电组合。
我国用户的选择权正在逐步放开,且存在一些具有选择权的用户没有行使选择权。因此,售电公司在确定购电数量之前,必须确定市场化电量。论文基于系统动力学,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电能替代、电网发展五个因素对社会用电量的影响,建立了社会电量预测模型,根据广东省的历史数据,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市场化电量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校验。
售电公司在零售市场中与其他售电公司相互博弈,抢占市场份额。论文根据用户购电成本和用电效用,考虑用户对售电公司非价格因素的偏好以及在不同售电公司之间切换的成本,建立了用户响应模型。建立了基于豪泰林模型的双寡头售电公司竞争模型,并将其拓展至多个售电公司竞争的情况,讨论了垄断市场、某售电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以及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均衡结果,并对各参数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需要,论文考虑了售电公司从四种途径获取电能:1)双边合同;2)现货市场;3)期权合同;4)启动自备发电机组。对售电公司的成本和收益建模,用 CVaR 模型量化购售电风险,用典型负荷曲线分解所预测的总负荷,用GARCH-jump模型模拟现货电价,建立售电公司的收益-风险目标函数。
为了比较各种购电途径的风险规避性能,论文设计了五种售电公司获取电能的算例:1)仅从现货市场获取电能;2)通过现货市场、双边合同获取电能;3)通过现货市场、期权合同获取电能;4)通过现货市场、启动自备发电机组获取电能;5)通过现货市场、双边合同、期权合同、启动自备发电机组四种方式获取电能。计算结果表明市场中丰富的交易品种不仅有利于提高售电公司的期望收益,还可以提高用户效用。
售电公司购售电决策中的三个核心问题是购电数量、购电组合和售电价格。在竞争性的零售市场中,售电公司的售电价格通过影响市场份额而影响其购电数量;批发市场中的交易品种众多,各交易品种的收益和风险规避性能均有差异,售电公司还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其在不同交易品种中的购电组合。
我国用户的选择权正在逐步放开,且存在一些具有选择权的用户没有行使选择权。因此,售电公司在确定购电数量之前,必须确定市场化电量。论文基于系统动力学,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电能替代、电网发展五个因素对社会用电量的影响,建立了社会电量预测模型,根据广东省的历史数据,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市场化电量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校验。
售电公司在零售市场中与其他售电公司相互博弈,抢占市场份额。论文根据用户购电成本和用电效用,考虑用户对售电公司非价格因素的偏好以及在不同售电公司之间切换的成本,建立了用户响应模型。建立了基于豪泰林模型的双寡头售电公司竞争模型,并将其拓展至多个售电公司竞争的情况,讨论了垄断市场、某售电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以及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均衡结果,并对各参数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需要,论文考虑了售电公司从四种途径获取电能:1)双边合同;2)现货市场;3)期权合同;4)启动自备发电机组。对售电公司的成本和收益建模,用 CVaR 模型量化购售电风险,用典型负荷曲线分解所预测的总负荷,用GARCH-jump模型模拟现货电价,建立售电公司的收益-风险目标函数。
为了比较各种购电途径的风险规避性能,论文设计了五种售电公司获取电能的算例:1)仅从现货市场获取电能;2)通过现货市场、双边合同获取电能;3)通过现货市场、期权合同获取电能;4)通过现货市场、启动自备发电机组获取电能;5)通过现货市场、双边合同、期权合同、启动自备发电机组四种方式获取电能。计算结果表明市场中丰富的交易品种不仅有利于提高售电公司的期望收益,还可以提高用户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