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接受式学习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浪潮下,接受式学习一方面遭受非议,另一方面它又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如何客观看待,并通过汲取接受美学思想养分来完善和重构接受式学习,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章分析接受式学习被误解的原因,通过对接受式学习、机械式学习、被动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四个概念的辨析,理清了接受式学习的思维过程,并对其做出了合理的定位——接受式学习并不完全等同于被动式学习和机械式学习,真正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不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该转变思维,引导学生进入真正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第二章将接受式学习中“三个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弊端与接受美学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了“读者意识”、“期待视野”和“召唤理论”对于思考和克服接受式学习“三个中心”的弊端,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以接受美学作为理论指导,着手对接受式学习进行完善和重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第三章以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为具体案例,以接受美学的相关论述为理论支撑,针对传统接受式学习存在的“三个中心”的弊端,对接受式学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构设想:一、建设“复合主体”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分别在“教”和“学”两部分教学活动中占据各自的主体地位,针对一个话题共同互动,推动课堂的生成,从而达到真正平等公平对话的境界。二、由“书本中心”的传统接受式学习向接受美学理论“期待视野”指导下研究型教师角色的接受式学习的转变,即转变教师的角色,不照本宣科,照搬教参,关注知识更新,关注学生。三、由“课堂中心”的传统接受式学习向接受美学理论“召唤理论”指导下的新型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接受式学习的转变,将传统课堂静态、封闭的状态,向动态、弹性的课堂转变。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重新审视接受式学习的合理定位,借助于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以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尝试完善和重构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新型接受式学习方式,期待通过这样的研究和实践,为普遍的班级授课制制约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一点积极、有效的思考。
其他文献
语文教材作为母语教学的主要媒介,是保证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练习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说明文的教学在初中学段具有重要
江永女书由女性创造、专在女性间流通与使用,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性别文字。千百年来,它依靠母传女、老传少的口传心授方式一代代传承,经历了从兴盛到衰亡再重回大众视野的跌
课后习题作为语文教材的四大助读系统之一,对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统编本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相对于人教版的课后习题有很大的新变,因此有必要进行探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28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为研
基于Pro/E建模软件,设计了一个操作方便、直观性好、通用性高、成本低廉的平面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拼接、分析三维仿真实验台。以牛头刨床机构为例,介绍了其主要零部件三维建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事件发生的特征性,为制定患者暴力攻击防范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9月上报的70例暴力攻击事件,通过现场查看、访
这是一部从历时角度研究汉语被动式的著作。被动式的问题是汉语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被动式作为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语法现象,它在语言内部同诸多语言现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
文章详细介绍了浙江龙丽高速公路K92+945-K93+105段高陡石方路堑在保证其下方的省道通行安全及交通畅通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控制爆破及施工组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