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视阈下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以浙江省文成县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ong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深化自身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2017年,浙江省开展了“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显著,得到中央的高度肯定。2018年,中央发文,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然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也并非尽善尽美,当前诸如法制化水平较低、重审批轻监管、审批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已然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以文成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个案,了解文成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动因、主要做法及成效评价,从服务型政府视角出发,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重点对文成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县级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及启示,提出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及路径。
  本文研究发现,县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要树立科学理念,健全审批制度,还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从而构建起理念、制度、技术三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维度。为此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树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学理念,以简政放权、法治治理、服务行政的理念贯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方面面;二是要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度建设,通过健全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创新审批服务机制、构建多元化监管体系三个方面,筑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基;三是要进一步促进互联网赋能地方公共服务发展,强化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通“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以信息化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以科技促改革促创新。
  本文从文成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出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国县级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进行总结,构建了服务型政府视阈下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理论与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家庭人口结构性改变,人口流动性增大,“空巢老人”等养老突出问题逐渐显现;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老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与我国现阶段滞后的养老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弱化,仅以政府为责任主体、政府大包大揽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解决当今的养老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全球治理体系转变,我国治理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治理手段由
学位
“放管服”改革实际上是政府部门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一次重要转变,有重大时代背景和重要历史意义。从公共服务职能视角来看,“放管服”改革政策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目标一致、一脉相承。税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担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重要使命,因此,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是顺应公众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在当今基层纳税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税务机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效率低
学位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广大农民群众追求生态宜居的美好愿望也日益强烈,为了解决我国农村日益严重的生活垃圾污染,增强对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服务水平,外包服务的模式逐渐开始发展,并广泛地进入我国农村环卫公共服务当中。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外包服务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一种形式,笔者根据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其理论基础,运用了调查问卷分析方法和实地访谈法,对X县H镇
论文从基层信访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方面,通过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进行论述,提出五点有关加强基层信访工作优质高效的对策思路。本文X镇信访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探索基层信访工作现状,以期为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及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同时能够为基层信访工作的处理与提高执行的有效性提供启发。  第一部分:绪论。绪论主要是关于本文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阐述,并分别对国内外相关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严字当头,以自我革新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到制度再到实践不断开辟管党治党新局面。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纪检监察机构承担着党内监督和公职人员监察的重要任务,监管对象成倍增长,履责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的丰富发展。  国家级开发区是全国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虽说只是政府的派出机构,但实际上它在管理活动中充当着一级政府的角色,发挥着一级政府
随着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三农问题”摆在了全党工作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乡镇政府作为中国国家行政体制的末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实践者和各项任务的具体落实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会愈加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日益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其必要保障。这就对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然而,当前乡镇政府在角色定位上存在错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腐败与反腐败的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换,如今“不敢腐”的目标已初步实现。随着国家从上至下的高压反腐,基层腐败势头也被进一步遏制。但目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均处于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基层腐败问题的防治仍然存在较大的模糊地带。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未完全、彻底形成,“不能腐”的机制仍待健全完善。基层腐败不仅影响干群关系,破坏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还直接破坏当地政治生态、社会环境和
学位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呈现出结构复杂化、类型多样化的特点,公众期望政府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问题也变得尤为突出。近年来,以城市书房为载体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正逐步实现均等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但是当前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处在“规模扩张”的发展阶段,追求数量和速度优先,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关注,尤其缺乏对地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诸多城市管理问题日渐显现,不断探索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成为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提升和公共服务水平改进的必然要求,网格化治理也因此应运而生。然而,当前网格化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往往集中于城市网格化治理,乡镇网格化治理研究尚不够成熟。在此情况下,大峃镇作为文成县的城关镇,为解决社会治理困境,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对该地区的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摸索创新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乡镇治理难度大,
学位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四十多年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也显现出来,社会生活的转型成为一种必然,由政府作为单一提供方的社会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而传统的行政治理手段也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政府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手段,从传统的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通过职能转变去加强社会治理效果。同时,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而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