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移动“12582农信通”商业模式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v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电信业发展迅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竞争激烈,数据业务正在取代传统的语音业务,成为三家运营商新的增长点,行业信息化产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针对某一特定行业客户,如何策划并开发行业应用项目,如何设计并开展多元合作,最终使业务能够有生命力,并得到用户很好的应用,进而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中国移动公司近五年来努力的方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也非常关注移动信息化产品的商业模式运作。良好的商业模式,可以使企业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保障各方利益和工作热情,尤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移动通信运营商担当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产品提供商,还要充当产业链的管理者和协调者,运营的核心开始转为资源系统,因此,移动信息化产品商业模式研究对于移动通信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吉林移动“12582农信通”产品经过两年的转型运营,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使用用户突破200万户,单项产品年收入突破4000万元,连续两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国农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在业务得到广大农民用户的高度认可的同时,也获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移动信息化产品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信息化产品的运作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因此,本文提出移动信息化产品商业模式研究,针对具体的信息化产品“12582农信通”的商业模式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移动信息化产品商业模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对“12582农信通”商业模式优化设计主要通过对相关理论及价值链、商业模式的研究,找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吉林移动“12582农信通”产品的商业模式现状,运用SWOT分析和PESTEL分析,总结归纳商业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而对问题开展对策研究,挖掘出商业模式的创新点。吉林移动“12582农信通”商业模式的优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用户群开展市场细分,产品线重新整合,对不同用户推介不同产品,初级用户主推“12582农信通”,中级用户力荐“吉林农业手机报”,高级用户则是推荐“农业资讯分类信息”。第二,将现有功能模式进行拓展设计,专业化分类服务、物联网应用、电子商务应用、数字农村等功能推向市场。第三,合作模式重新整合,将省农委从承办单位、政策主导单位改为与移动公司联合经营单位,同时吸纳各级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通过平台开展服务与应用,使得平台服务的资源信息更全面、更鲜活,促进用户与平台间的互动、用户群体与群体间的互动。第四,对原来的盈利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将用户的发展与专家的支撑费用直接挂钩,以固定支撑+增收提成的方式,将农委及专家队伍与农信通用户的发展联系起来,实现各方价值的均衡体现,从而达到保证产业链各方都获得应得的利益。
其他文献
期刊
股利政策是公司经营的重大财务决策,是理论界持续研究的经典课题,“股利之谜”神秘地让学者们为之着迷。在我国股权结构集中、投资者保护环境相对较差的情况下,由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造成我国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的案例屡见不鲜。La Porta等(1999)通过对上市公司控股股的控制链追溯,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终极控股股东。由此,本文以终极控股股东为视角,研究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探讨代理
OM公司是一家新建于香港,依托中国应用集成设计和制造能力,力争世界一流,供应离网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公司已经初步具备了有一定市场优势的产品,现正处于初步开拓国际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小微企业的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表现在增加社会就业人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然而小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