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训练对赛艇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实验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选取天津赛艇队18名赛艇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人。实验组运动员在加压的条件下进行深蹲、卧推、卧拉的训练,对照组队员训练时不加压,并在训练结束后记录运动员的RPE数值。8周实验后对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力量耐力、下肢爆发力、心肺耐力、测功仪成绩等指标进行测试。最后通过SPSS23.0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加压训练组(实验组)与传统力量训练组(对照组)的深蹲、卧推、卧拉最大力量(深蹲1RM、卧推1RM、卧拉1RM)均有提高,但实验组深蹲、卧推最大力量的提高程度要优于组对照组。(2)在以重量为60%1RM(深蹲、卧推、卧拉)的力量耐力测试中加压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对力量耐力均无影响;在引体向上的测试中实验组的提高次数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3)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下肢爆发力(纵跳)提高明显,实验组的纵跳高度、纵跳力量、纵跳功率都比对照组提升更显著(4)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心肺耐力(3000米长跑成绩)均有提高,两组成绩提高并没有显著差异。(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专项测功仪能力(测功仪2000米成绩、测功仪30分钟距离)均有提高,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提高程度并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运动员的恢复更快对训练的适应性更好。结论:加压训练对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的提高有很大优势;加压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对力量耐力(60%1RM)、心肺耐力、测功仪专项能力的影响相似;使用加压训练的运动员恢复更快。
其他文献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业成绩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最直观的反映,能够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学业成绩的反映效果不是固定的,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水平能够通过学业成绩反映出来,而且学业成绩只能表现出所学范围的掌握程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今,网球运动在全国发
随着现代化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需求量的逐年递增,如何高效提升体育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竞争力,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去掌握体育理论与专业运动技能,已经成为体育院校教师在技术课程教学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而排球普修课作为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承担着教会学生学习基本排球理论、技战术知识以及提升学生排球教学能力等多重任务。如何寻求更加高效、便捷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排球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随之发展,得到社会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城乡学校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渐突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城乡学校体育发展水平高低不一、实力悬殊。本研究旨在探究运城市城乡学校体育之间的差异,并探究协同发展的道路。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
本文主要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秩和比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参加的2010—2020年四届世界大赛共计21场比赛进行录像分析和数据统计,通过对这四届世界大赛中国男篮进攻战术的运用特点、阵容组合等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各届赛事中国男篮进攻战术特点,总结并寻找中国男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前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给出相应的参考建议,为提高中国男篮进攻战术的运用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行业,推动电子商务创新的应用,深化电子商务与其他体育产业的积极融合。当今社会正在从传统的人力劳动向新型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发展,目前电子化服务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逐渐在人们的日常体育生活中应运而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健康观念深入人心,重庆作为中国内陆西南地区的热门城市之一,近几年羽毛球场馆发展势头迅猛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图像解析法、录像拍摄法以及对比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并通过对2013—2019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含两届全运会)男子4×100米自由泳各省市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比赛现场专业拍摄获得的技术解析视频进行解析,分析各省市运动员各项技站术指标,得出我国4×100米接力项目技战术特征。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技术结论与建议:1.通过对接力决赛前八的总成绩与各阶段的Pe
研究目的:目前高校速度攀岩训练实践和比赛中,运动员经常出现“脚跟不上手”和“脚踩不准支点”,即下肢的步法移动跟不上上肢的攀爬动作、下肢踩支点的准确性低的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高校速度攀岩运动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身体灵敏素质不足,特别是下肢的灵敏性,而在日常训练实践中极其少进行训练甚至无相关训练。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软梯训练手段对运动员发展灵敏素质非常有效,特别是对下肢步法移动的训练。基于速度攀岩的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重要来源,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教学成效已经被普遍公认,被证实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的教学方式。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学成效,我国开始重视案例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强调把案例教学作为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重视案例教学以及案例编写。(为节省篇幅,本文的“体育硕士”均代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表明,
目的:骨骼肌是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和糖脂代谢组织,由两类肌纤维组成,包括有氧氧化代谢为主的慢肌纤维和糖酵解代谢为主的快肌纤维。不同肌纤维中线粒体稳态的差异造成了肌纤维形态与功能的差异。两种肌纤维对运动的应答存在差异,慢肌纤维主要应答有氧运动,而快肌纤维主要应答抗阻运动。在运动应答过程中两类肌纤维存在类型转换,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大鼠混合肌(腓肠肌)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有氧运动训练模型激活慢肌纤维
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在2018年6月1日再次对跆拳道规则进行了部分修改,并将旋转踢技术的分值做了进一步提升,这可能将成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扭转比赛局势的一个契机。本文以201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运动员半决赛和决赛为研究对象,希望从中了解世界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运用旋转技术的时机和特点,得出相关的结论,为今后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