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1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zhen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累及结肠和直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中国人群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但UC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相关实验方法,来探索DJ1在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DJ1是否通过P53实现相关调控。
  方法:体外采用不同细胞系构建UC炎症模型、凋亡模型及共培养屏障模型;体内选取DJ1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小鼠,分别采用正常饮食、DSS处理构建急性肠炎模型。通过小干扰RNA、重组腺病毒技术并结合DJ1基因敲除(DJ1KO)小鼠,利用qRT-PCR、WB、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等分子生物学手段观察DJ1对结肠炎症、凋亡、细胞损伤及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DJ1对P53的调控作用及对结肠上皮细胞炎症及凋亡的影响。
  结果:DJ1在Caco2构建的细胞炎症模型和DSS构建的急性肠炎模型中表达显著下降(mRNA:1.015VS0.840,p<0.05;mRNA:NC=1.062VS3.5%DSS=0.540VS4%DSS=0.303,P<0.05),同时在人体UC结肠粘膜中的表达也明显减少(IOD:NC0.317±0.023VS CD0.234±0.007VS UC0.211±0.004,P<0.05)。体外抑制DJ1的表达促进炎症因子TNF-α,iNOS和IL-6的表达(3.549±0.333VS7.376±0.425,P<0.05;7.877±0.366VS11.300±0.565,P<0.001;1.596±0.371VS2.807±0.215,P<0.05),高表达DJ1则相反,检测到TNF-α,iNOS,IL-8炎症因子的表达较前下降(20.840±0.055VS11.280±0.969,P<0.001;29.780±1.571VS19.250±1.548,P<0.01;8.116±0.471VS5.489±0.323,P<0.01);体外抑制DJ1还能加重细胞损伤和凋亡(LDH:0.752±0.003VS0.974±0.022,P<0.001;caspase3/7activity:1.784±0.082VS3.918±0.046,P<0.001)。体内研究发现DJ1基因敲除进一步降低DSS诱导急性肠炎的小鼠体重(0.944±0.027VS0.731±0.010,P<0.001)及结肠长度(6.200±0.260VS5.100±0.055,P<0.05),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聚集,上调结肠粘膜及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结肠黏膜IL-6:2.281±0.421VS23.400±5.744,P<0.001;IL-1β:4.232±1.083VS12.660±1.545,P<0.0001;MCP-1:2.261±0.346VS14.900±3.673,P<0.001;血清TNF-α:4.490±0.892VS25.070±9.140,P<0.001),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及紧密连接。进一步在UC细胞模型DJ1低表达的基础上,抑制P53的表达,发现细胞损伤有所缓解(LDH:0.814±0.005VS0.626±0.003,P<0.001)。
  结论:DJ1在体内外UC模型及人体中表达显著下降,抑制DJ1能加重结肠细胞炎症、凋亡、细胞损伤及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破坏,提示DJ1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保护作用,且其作用极有可能是通过调控下游P53实现的。药物激活DJ1可能成为UC的潜在分子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1~2011.12及2016.1~2017.12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治模式进行研究,了解近六年本院前列腺癌初诊治疗模式的诊疗现状及演变趋势,明确本院前列腺癌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方向,从而规范临床实践,提高前列腺癌治疗质量,同时也为开展大型临床研究提供基本数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1~2011.12及2016.1~2017.12本
学位
目的:  高职院校护生核心能力是护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总目标。通过前期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护生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批判性思维推理能力维度分值最低。本课题以提高高职护生核心能力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制定Teach-back教学方案内容;研究护生核心能力内容6个维度中临床生物医学科学和批判性思维推理能力2个维度的影响,探索出“教、馈、澄、提”四层式Teach-back教学方案的具体内容
学位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美国癌症协会预测,2018年美国将有22240名妇女被诊断为卵巢癌,14070名妇女将死于此病。此外,2006年至2012年卵巢癌患者的五年总生存率为47%,特别是晚期患者只有29%。值得注意的是,自30年前引入铂类治疗以来,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几乎没有变化。尽管大多数卵巢癌患者会对初次手术和化疗产生反应,但是大多数患者最终会发生疾病的复发和转移。证据表明
学位
目的:  分析二例X连锁多内分泌腺病肠病伴免疫失调综合征(IPEX)患儿的临床表现、FOXP3基因突变特点及FOXP3基因的突变类型。  方法:  1、采集患儿临床资料。  (1)患儿1,男,4月龄,因“发现血糖升高4月”入院。外院新生儿期诊断“新生儿糖尿病”。生后有迁延性腹泻及反复湿疹病史。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予以补液,胰岛素等治疗。期间出现皮疹,腹泻及肺炎。给予抗感染,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治
学位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几乎所有的下尿路症状及许多阴道症状都可见于压力性尿失禁.1977年,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给SUI下了一个定义:膀胱内压超过最大尿道压时,在缺乏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所出现的社会学和卫生学不能接受的不自觉漏尿,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腹压增加下
目的:1、研究I标记抗甲胎蛋白单抗对小鼠皮下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2、研究低频低功率超声辐射血管内微泡剂的生物学效应。3、对比研究单纯性放射免疫治疗与放射免疫治疗联合超声辐射血管内微泡剂的治疗疗效,同时观察两者放射性药物随时间变化的不同。方法:1、建立小鼠皮下heps移植瘤模型。2、植瘤四天后,32只荷瘤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超声辐射微泡治疗组(B)、I标记抗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治疗
学位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FOX-A1在人肺腺癌多西他赛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使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和H1299及多西他赛耐药细胞株SPC-A1/DTX和H1299/DTX中FOX家族重要成员的基因表达。并对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多西他赛耐药和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通
学位
中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居第五位。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表观遗传改变、炎症损伤、肠屏障功能紊乱等。而结肠癌转移,是导致结肠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转移到其他组织的多步骤过程,但转移过程中的很多机制还不甚明了。随着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内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
学位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帕金森病患者一级亲属和配偶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调查  目的:非运动症状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重要临床特点,可以先于运动症状出现,也是帕金森病的前驱期重要特征。虽然PD患者的一级亲属(例如同胞)以及他们的配偶无经典运动症状,考虑到同源基因背景,或者长期共同生活环境,他们是否也有PD的前驱症状尚不明确。  方法:连续收集98
学位
目的:  研究不能达到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acute pulmonary vasoreactivity testing,AVT)阳性标准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IPAH)患者其残留肺血管储备能力对于预测预后的意义。  方法:  收集上海市肺科医院自2008年8月-2017年5月初次入院的IPAH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