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Treg细胞在小鼠胆道闭锁胆管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胆管进行性炎性损伤是胆道闭锁(BA)重要发病机制。前期研究发现BA患儿汇管区有大量Foxp3+Treg浸润,其具有异质性,包含有致炎效应的IL-17+Foxp3+Treg亚群。文献报道,表观遗传学修饰是调控Foxp3表达的重要机制。我们推测BA汇管区细胞因子(TGF-β、IL-6等)消长可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调控T细胞FoxP3基因表达,诱导IL-17+FoxP3+Treg分化并分泌IL-17A,从而介导胆管损伤。鉴此,本项目拟开展如下研究:①动态观察BA小鼠模型肝脏微环境细胞因子(TGF-β、IL-6等)表达特点、Treg细胞Foxp3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以及对Foxp3基因表达、Treg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②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 Aza)修饰Foxp3基因,观察肝脏炎症环境中不同Treg细胞亚群功能状态及其与胆管损伤相关性。明确BA小鼠模型中IL-17+Foxp3+Treg形成以及参与胆管损伤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BA组,BA组小鼠出生后12小时内腹腔注射恒河猴轮状病毒(RRV)建立胆道闭锁模型。于出生小鼠第4天、第7天、第10天处死(BA组和对照组)并摘取肝脏。动态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NF-γ、IL-6、IL-17A、IL-23)和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TGF-β的变化;IL-17+FoxP3+Treg细胞、IL-17-Foxp3+Treg细胞的分布特点、细胞绝对数和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Fox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变化水平。第二部分: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A组和Aza干预组,BA组小鼠出生后12小时内腹腔注射恒河猴轮状病毒(RRV)建立胆道闭锁模型,Aza干预组在新生鼠RRV建模后连续4天腹腔注射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 Aza),分别观察三组小鼠出生第4天、第7天、第10天观察肝脏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NF-γ、IL-6、IL-17A、IL-23)和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 TGF-β)的变化,Fox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IL-17+FoxP3+Treg细胞、IL-17-Foxp3+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以及对胆管炎症损伤和小鼠生存率的影响。实验结果:第一部分:BA组所检测各细胞因子在第4天表达量逐渐上升,在第7天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IL-6表达量升高31倍、IL-10提高了6倍、INF-γ提高了11倍,TGF-β提高了3.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IL-23第4天含量逐渐上升,第10天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IL-17为6倍,IL-23为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0.001,P<0.01,P<0.05,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BA组小鼠肝脏淋巴细胞中IL-17-Foxp3+Treg、IL-17+Foxp3+Treg/CD4+细胞比例及绝对数,从第4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升高(P值均小于0.0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示第7天BA组小鼠肝脏汇管区存在大量IL-17-Foxp3+Treg、 IL-17+Foxp3+Treg细胞(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BA组小鼠肝脏淋巴细胞中IL-17+ToxP3+Treg/CD4+细胞比例从第4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从细胞绝对值来看,第7天、第10天BA小鼠IL-17+Foxp3+Treg细胞、IL-17-Foxp3+Treg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显示BA组第4天、第7天、第10天肝脏组织中FoxP3+Treg细胞中Fox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程度逐渐增高(第10天略有下降)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第二部分:Aza干预组小鼠肝脏中细胞因子IL-6、INF-γ、IL-17、IL-23在第4天、第7天、第10天较BA组小鼠中的表达下降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za组细胞因子IL-10和TGF-β含量在第7天较BA组升高(P<0.05),并持续升高第10天。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第7天Aza干预组IL-17+FoxP3+Treg细胞比例和Th17占CD4+比例较BA组开始出现下降(P<0.05);第7天、第10天Aza组IL-17+FoxP3+Treg细胞、Th17细胞的绝对数值低于BA组(P值均小于0.05)。BSP显示Aza干预组第4天、第7天、第10天Foxp3+Treg细胞中Fox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均低于对照组(P<0.05)。HE组织病理学染色显示,第4天、第7天、第10天Aza干预组肝脏汇管区组织炎性病理损伤较BA组均减轻。Aza干预组小鼠的生存率较BA组回升(P<0.05)。实验结论:1、RRV诱导的小鼠胆道闭锁模型中,肝内胆管微环境中炎性细胞因子和IL-17+Foxp3+Treg细胞发生着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变化。其中INF-γ、IL-6、IL-10、TGF-β细胞因子早于IL-17、IL-23细胞因子达到峰值。而Foxp3基因持续保持高DNA甲基化水平。2、微环境中IL-6可上调Foxp3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IL-6和TGF-β共同作用可能是促进IL-17+FoxP3+Treg细胞分化形成炎性Treg细胞并参与BA胆管损伤的重要原因。3、DNA甲基化抑制剂(Aza)可下调Foxp3基因甲基化水平,减少IL-17+Foxp3+Treg细胞产生,抑制炎性因子(IL-17A)的产生,从而减轻BA胆管损伤。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广义Keystone变换(generalized Keystone transform,GKT)、拉东变换(Radon transform,RT)和广义去调频处理(generalized dechirp process,GDP)的长时间相参积累
利用粉煤灰合成的沸石吸附混合重金属Pb2+、Cu2+、Cd2+离子,考察吸附剂量与初始浓度对合成沸石吸附混合重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量对合成沸石吸附Pb2+、Cu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疑难病之一,近年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用于治疗的药物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羧胺三唑是一种非细胞毒抗肿瘤新药,同时具有良
背景与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严重威胁临床患者的用药安全,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ILI的发病机制涉及毒性药物或代谢产物诱发的
针对车辆调度问题具有各种特征因素的特点,首先对带有取送需求特征、车辆装载能力特征、车辆-车场关系特征、时间窗特征、动态特征的车辆调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分析,
本文在分析现代体育信息特性的基础上 ,从传播媒介与现代体育的互动角度讨论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对传统体育观的冲击 ,并就体育传播的内在理论支撑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探讨 ,描
本文首先对目前较为成熟的IPT团队组织方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与现有组织框架相协调的基础上.结合轻武器产品结构特点和研制特点。采用分形组织结构的方式。研究形成了轻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科技论文标题应简短精练 ,观点明确 ,小题大作、高度概括 ,外延内函恰当 ,文学彩不宜过浓 ,不要自我评价 Scientific papers should be short and concise title, clear p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