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规定制度的规范创制功能——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规定文件为分析对象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ian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规定是我国司法解释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司法裁判的重要依据。根据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发现,在实然层面,司法规定相对于狭义司法解释和司法批复这两种司法解释形式具有明显的规范创制功能。
  文章四个部分,旨在围绕司法规定制度的规范创制功能展开一系列相关研究。第一部分,通过现有理论研究和类型化的实证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并验证司法规定具有明显的规范创制功能。第二部分,从制度内部因素和现实外部需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司法规定创制规范的促成因素。其中,制度内部因素包括:抽象司法解释的性质为司法规定创制规范提供了理论空间;司法解释权缺乏有效限制为司法规定创制规范提供便利;司法规定发布主体的主观意志驱使。现实外部需求因素包括:弥补法律规范和法院系统内部规章缺失的需求促进司法规定创制规范;执行和创制公共政策的隐性需求推动司法规定创制规范;司法能动性理念诱使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创制型司法规定;我国司法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求司法规定发挥作用。第三部分,对司法规定创制规范产生的争议问题进行整理并反思背后原因。司法规定创制规范所存在的争议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司法规定创制规范带来法律适用难题;第二,司法规定创制规范有可能会损害到司法权的独立行使;第三,司法规定创制规范缺乏参考依据。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这些争议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几个界限不明问题。一是混淆法律规范、立法原意和立法精神;二是没有区分司法规定和法律解释的界限;三是难于区分审判工作与非审判工作需要。第四部分,从司法规定制度之内和制度之外的思考来化解界限不明问题。一方面,在司法规定制度内应取消实体性规范创制类司法规定,保留大部分程序性规范创制类司法规定,将规范细化类司法规定划入狭义司法解释。还应司法规定制度应走向规范化和纯粹化,对司法规定制度与司法解释制度严格区分,对司法规定的制定和发布全过程监督。另一方面,在制度之外应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为司法裁判提供指引的作用,以消解司法规定制度的部分负功能影响,并且明确赋予法官法律解释权和法律续造权。
其他文献
商事登记制度是反映一国市场经济规范化、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是法人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参与民事活动的“身份证”,是法人的对方当事人与其发生法律关系赖以参照的前提依据。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颁布,将公司注册资本由“有限认缴制”改为“完全认缴制”,拉开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序幕。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
汝南县地处中原,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这个千年古县里流传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研究梁祝文化,促进当地梁祝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有利于打造亮眼的汝南文化名片,提高汝南县的文化竞争力,并带动汝南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在对汝南梁祝传说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传说动力学这一理论机制入手着重分析政府、学者、群众这三类不同群体在当代对汝南梁祝传说传承与发展的推动。在不脱离文本的前
学位
本文通过对广西龙脊廖家寨壮人的历史文化进行探究,以廖家先祖的迁徙,廖家寨的建立以及发展为背景,试图从中筛选出独属于廖家寨的历史记忆,厘清廖家寨历史记忆的主体、客体以及载体,并尝试据此归纳廖家寨历史记忆的传递模式。  廖家寨历史记忆的传递主要依靠两种实践,第一种是体化实践,第二种是刻写实践。论文将历史记忆的传递分为三部分:  首先,廖家寨历史记忆的主体,即生活在廖家寨的壮族民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
学位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传统节日,更是广西重要的文化符号。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被列入广西公共假日,每年“三月三”全区放假两天,这一文化现象意义重大。研究发现,“壮族三月三”是对传统“三月三”的继承与阐扬,丰富了“三月三”传统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交流与了解、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等等功能。“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作为一种文化再生产活动,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目众多,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域文化的浸染下,在政府、民众等不同群体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反作用于当地的文化、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阿阿胶制作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促进了当地阿胶文
学位
全球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型购物中心裂变式增长,也使得很多城市中传承了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历史遗迹,在这一浪潮中有被消解和重构的倾向与表象。笔者注意到,位于济南古城中心的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在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展现出独特的都市民俗风貌,也依托于众多的民俗主义现象塑成了济南都市民俗文化的新景观。此处的新景观一方面指的是传统意义上民俗文化在新时代因表
从形态学的角度说,神奇故事指任何一个始于加害行为(A)或缺失(a)、经过中间的一些功能项之后终结于婚礼(C*)或其他作为结局的功能项的过程。本文以《耿村民间故事集》中的52则神奇故事作为文本资料,通过实地走访,关注故事产生的语境,将生活与文本有效勾连。同时,借助主题学、类型学分类法,将故事分为四大主题,在此基础上从故事形态、文化内涵、审美意蕴三个维度对耿村神奇故事进行研究。主要分为绪论、正文、结语
法官在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要饰演评判是非功过的裁判员角色,伴随时代的发展,同时又充当起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者”①,尤其进入社会转轨期后,诉讼案件数量激增,出现井喷现象,打造一支专业的职业化法官队伍对于保障诉讼社会案件质量至关重要。  2019年,人民法院发布《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本轮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官员额制改革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司法界关注的焦
尽管在实证主义法学内部,哈特的法律实践理论被视为是讨论法律规范性问题的最成熟作品。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结论的前提预设:法律规范性问题是一个包含很多分支的理论,主要可以分为法律规范性的“语义理论”、“说明理论”和“证成理论”,而哈特的法律实践理论主要是一种对于法律规范性的“说明理论”。这种说明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法律规范性的基础或者根源。哈特对于法律规范性的根源问题的最大贡献就是,把这种规范性基
德沃金将其所要发展的法治理论称为权利法治观。德沃金的权利法治观体现在他的诸多著作之中,他的权利理论为其法治观提供了保护个人权利的实质要求,整全性理论为其法治观提供了理想价值,而德沃金后期对于人性尊严的论述将权利保护的根据指向人性尊严这一概念,从而将权利法治观扎根于人性尊严。  按照塔玛纳哈对法治理论所作的区分,德沃金的权利法治观是一种实质法治观。实质法治观可以分为由薄弱到浓厚的三种类型,最薄弱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