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诗文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xwork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越(1426-1498),字世昌,河南浚县人。三十八岁(1463)时,因大同有警,凭借极佳的外貌和谈吐,得到了明英宗的赏识,被任命为大同巡抚,开始了文臣视师的仕途生涯。他此后在北部边境地区立下了赫赫战功,保障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三边总制,其功绩亦可与王骥、王守仁相提并论,是明朝因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后世学者多将目光投注于王越的军事贡献,实则他在文学领域亦颇有成就。他一生共创作诗词曲1179首,文章73篇。其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舂容纡徐。诗歌兼具李白的豪迈之风和杜甫的“沉郁”之韵,文章多与民生相关。本文主要以这1248篇诗文为研究对象,经由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考辨了王越的生平、家世、交游与著述情况。通过查阅王越曾孙王邵雍、玄孙王正蒙编次的王越年谱,以及各类史料文献、地方志、时人别集等相关资料,大致梳理了王越的人生历程、仕宦经历与交游情况,考察了王越与友人间的诗文互动与相互影响,力所能及的收集、整理了王越的著述与版本情况。第二章总体论述了王越的人品性格和文学观点,并着重品评了其文论对台阁体平易冲淡诗风的突破及对“美刺”观的继承与发展。王越崇尚儒家思想,为人忠义孝悌,重视道德教化,关心下层百姓,有着儒者最为显著的“为生民立命”的理想追求。这些思想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为文提倡“发乎性情止乎义”“浩然之气充塞于文”“诗关世教”等,多与儒家传统诗教、文论相合。第三章分类阐述了王越诗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王越的诗歌思想内容囊括了反映战争之下,百姓和士兵困顿的生活现状,对贪官污吏的抨击谴责,对故乡、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等等。王越的词曲则反映其鄙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等思想感情。第四章探析了王越文章的总体风貌及艺术特色。按文体可分为辞赋、奏议、赠序文、传体文和其它文体五大类。王越的辞赋创作重摹拟,主张“祖骚”“宗汉”。其它文章也各具特色。在艺术上,文笔言辞典雅,极富说理性等特征。总体而言,本文通过对王越生平、思想、文论、文学创作的系统研究,力图真实刻摩出他的人生图景、创作状况和真实人格,从而进一步认识这位明代特殊的文武兼备之臣,并明确他在文学史中的合理地位。
其他文献
二维材料是指厚度为一个或几个原子和平面尺寸相对于厚度接近“无限”的纳米材料。由于二维材料的电子态受限于二维平面,导致其具有独特的电学、磁学、力学等性质。近些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以其多样性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质在器件、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二维贵重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NTMDs)中单层二硫/硒化
研究背景: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高居各种肿瘤之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
本文以述补宾“V好O”结构共时层面上的语义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事实出发,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V好O”结构的变项、常项、“V好O”结构的语义类型、“V好O”
目的:恶性肿瘤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因此攻克和治愈肿瘤是人类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而肿瘤的起源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已有大量的
目的:骨肉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成骨细胞源性骨肿瘤,主要影响儿童和年轻人。现有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传统的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选择性差,易产生耐药,导致其应用
《D大调第五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晚期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大提琴奏鸣曲作品中的佳作。此时的贝多芬在音乐创作方面呈现出对于传统结构形式的突破,是浪漫
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且也丰富了中国文学。然而被翻译成韩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并不多,韩国读者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
(1)碳化钼具有价格低廉、对氢析出反应活性高及稳定性好等特点被认为是有希望替代Pt的氢析出反应催化剂。本工作采用钼酸钠和2,6-二氨基吡啶为反应原料,通过不断进行盐封的过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CDCA5基因对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CDCA5特异性siRNA慢病毒载体,用293T工具细胞以Western Blot外源验证靶基因的干扰效果,以含有CDCA5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吗替麦考酚酯对大鼠胚胎整体发育及耳廓发育指标和对颅神经脊细胞的影响,以期建立大鼠小耳畸形动物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小耳畸形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