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足球守门员技术运用研究——第19届世界杯守门员攻防技术统计分析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yk41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好的守门员能抵半支球队”,足球守门员作为球队最后一道防守环节,其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位置的独特性,守门员与锋、卫队员的技术上存在显著差异。他的位置职能要求在技术上掌握移步、接球、扑球、托球、拳击球和手掷球、脚踢球等正确的技术动作并达到熟练化,在战术上掌握占据有利位置、合理控制罚球区,组织和指挥防守、发动进攻等几个环节。综观历届世界杯足球赛,守门员在技、战术方面的出色表现可以起到稳定队友的情绪,鼓舞全队的士气的作用。1998年世界杯赛法国队第一次夺冠,与守门员巴特兹超水平发挥密不可分。2006年世界杯赛德国对阿根廷的比赛中,守门员莱曼在点球大战中扑出阿根廷队的两个点球,最终以总比分4比2取得胜利。这充分说明守门员的能力优劣,是一个队取胜的重要因素。守门员在比赛中的任意失误会给本队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1998年世界杯,西班牙队著名门将苏比萨雷塔在首场对尼日利亚队的比赛中,一个脱手导致西班牙队最终失利。2002年世界杯赛,德国队守门员卡恩虽以出色的表现将自己的球队带入了决赛,但一次失误却使德国队与大力神杯失之交臂。综上所述,守门员技、战术的发挥已经成为影响比赛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19届世界杯足球赛三十二支参赛队场上守门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现代足球守门员在防守和进攻时共同的技术运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足球守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理论指导。从研究中得出:⑴在非定位球防守中,守门员使用最多的控球方式是接球技术,其次是扑球技术和托击球技术。非手臂控球中的直接踢球破坏和下肢阻挡也是使用次数较多的控球方式。⑵在定位球防守中,守门员在中路三个区域使用最多的控球方式是接平直球技术。在边路的三个区域中,守门员使用最多的控球方式是双拳击球技术。⑶在守门员发球方式中,低手掷球是守门员发球方式中使用最多的技术动作,其次是抛踢球技术。⑷守门员球门球传球主要集中在中场的三个区域内,后场任意球传球主要集中在中场中路和前场中路,守门员接回传球后选择的传球区域主要集中在本方后场中路和中场中路。⑸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各队守门员防守技术与失球数关联度排序是:接球技术(λ1)>扑接球技术(λ)>托击球技术(λ3)>非手臂控球技术(λ4)。⑹本届世界杯守门员共失球145个,场均失球数为2.26个,仅高于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本届世界杯所有比赛的下半场的最后半个小时钟是守门员失球最多的时间段。守门员失球主要集中在二区和一区,其次是三区和四区。在失球原因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守门员扑救不及,其次是守门员判断失误。
其他文献
当我们用民族自信的眼光审视传统武术时,发现她确实具有独特的训练理论和方法,遗憾的是长期“日用不知”己长,反而“东施效颦”学他。这不能不说是民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的缺失
本文以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篮八强三号位位置技术和体能特点为研究对象,对三号位队员的技术和体能特点进行调查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
目的:对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关联因素进行研究,探寻预测风险的评估的相关敏感指标,为减少发生运动中心血管风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对西城区40-69岁,无心血管疾病,通过实验前期
由于我国中小学缺少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科学认识,不能从生物、社会和心理等因素系统全面地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致使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连年滑坡问题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随着冬季滑冰项目在我国的蓬勃开展以及我国优秀双人滑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多年来累积的优异运动成绩和荣誉,使得花样滑冰运动在我国正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大众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消费社会的兴起引起了体育艺术消费的演变,对于“体育艺术”的消费不再是单纯的“实用意义”的健康消费,而是围绕健康而展开的形象、身份等社会的“象征意义”的文化消费。“体
伴随篮球项目的日益普及和推广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较快的传播,使得现在篮球这项运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篮球运动朝着高速度这一新特点发展,高速度主要表现在进攻讲求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