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社会关系与道德实践中所形成的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它是大学生优良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善良的外在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它既体现大学生的独特心性和对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深刻把握,又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价值要求,是个性与共性、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道德人格方面出现了社会理想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失、知行分离的现象。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砒柱,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关注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就是关注社会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之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格和理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结晶,在主体的层面升华为一种人格境界,一种社会理想,这种哲学人格不仅体现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个人的实践活动中,也蕴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熔铸着它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深厚教养,它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第一章介绍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它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但大学生道德人格中却存在着知行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这既有市场经济和高校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修养方面的原因;第二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理论作用,它为大学生道德人格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和辩证的思维方式;第三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实践作用,主要从大学生道德目标意识、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实践精神三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本文的创新性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原理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从道德目标意识、道德责任意识、道德实践精神三个方面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