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经济发展开始处于经济新常态阶段,大规模投资生产要素的时代,如劳动力资本和大量资源资本,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过去粗放式的高速经济增长令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近年来也暴露着种种问题,高度的老龄化问题同时造成人口社会保障资源匮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2015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我国全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知道,第一产业附加值低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突出,第二产业面临着饱和需要去杠杆,去库存的发展现状,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着眼点应放在第三产业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上。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促使其他产业的发展效率速度大大提升,而且能够使产业结构加快速升级,最终使全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大幅度提高。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2007-2016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现状,然后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得出我国近10年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建立模型,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我国30个省份进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得出下面结论。
  (1)本文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得出10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TFP呈现正增长趋势,平均增长幅度6%,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作用最为显著,贡献率达到3.8%。分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上,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均速度均高于中东部,三个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5.9%,而技术效率变化程度较小。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技术效率的提升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在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增长收敛分析中,东、中和西部三个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都趋于收敛,其中西部区域收敛速度高于东中部,追赶效应明显。
  (3)实证分析中,选取市场化指数、信息化发展指数、工业化发展程度、城市化发展程度、创新投入强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六个变量作为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提升市场化指数对我国三个区域都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我国三个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区域最为显著;提高工业化程度对中西部有正向作用,然而对东部区域而言却有较强的负面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我国东、中和西部具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东部和中部最为明显;加大创新投入对中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正向作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对东部和西部拉动作用明显,然而对中部作用则相反。
其他文献
当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环境持续恶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严峻考验。如今社会各界关注的不仅仅是发展的速度,更看重的是发展的质量,更聚焦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公众对生态环境变得更为敏感,更积极参与其中,环境群体性事件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上海反对PX项目事件、黑龙江大庆反对忠旺铝加工厂事件、广东清远飞来峡再生资源项目事件等等,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
学位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多次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对网络空间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极大考验着政府有关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然而,现实中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舆情治理效果不佳,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如网络谣言扩散、社会情绪恐慌、政府公信力下降等。因此,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亟待深入。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内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不断发展创新,网络论坛、博客
学位
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我想提出来讨论的是地方基层行政,这是普通不太注意但是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一层。”本研究将“地方基层行政”界定为基层市场监管所,而它构成本文讨论的主体。市场监管所负责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而其最重要的规范手段便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而法治政府的核心内涵是依法行政,确保权力行使不能恣意、任性。行政处罚自由裁
学位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有效管控地方债务风险成为“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地方债的使用分析可以发现,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债投入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政府在其财力有限的前提下进行举债,部分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也改善了社会福利水平,似乎这条路并没有走错。但由此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风险及其后果如何,应该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债务风险的蔓延,这些
学位
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推动食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今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应有之义,过去传统的食品监管方式已不能和快速发展的时代相适应,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是由于食品相关企业为追逐利益最大化带来了不良行为,而政府部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没有发挥好政府管制的作用,以及食品信息存在的不对称等原因造成的。构建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率,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对食品实
学位
作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士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党十九大明确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目标,非常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众所周知,康复是残疾人士重建生命的第一步,也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康复服务的供给,是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前,我国残疾人人口基数庞大,康复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对我国残障康复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本研究在梳理残
学位
互联网金融快速兴起,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了规避客户信用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互联网征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现有的征信服务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巨大和多元化的需求,互联网征信应运而生。  本文以广州为例,以跨部门合作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资料引用、访谈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从初始条件、行动及过程、结构和治理、权变及约束和公共价值5个方面对广州互联网征信监管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公安机关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社区警务作为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其信息化建设是公安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建设基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正在全面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为警务工作和公安信息化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通过应用大数据推进社区
学位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文化依附于人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产生的一种社会性的趋同性生活模式,经过历史的积淀而成。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性资源,以传统的非正式的形式流传和保存下来的某一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传播、吸取和
学位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逐渐走进产业发展的快速道。乡村旅游在旅游市场所占的份额逐渐增加,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也是农民摆脱贫困的主要方法。但是乡村旅游地项目活动同质化、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不便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通过游客满意度指标对乡村旅游地的优劣进行评判,拟采用典型案例来研究河南省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研究找出影响乡村旅游地满意度的显著指标变量,得出影响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