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蠋蝽Arma custos是一种捕食能力强、生态适应性好、易于室内人工繁殖的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替代饲料(人工饲料)和冷藏技术是天敌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先决条件。为了阐释饲料营养对蠋蝽生长发育、生殖指标以及耐冷藏力的影响及其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基础,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野外采集的蠋蝽用两种人工饲料连续饲养12代,分别测定了两种饲料饲养的蠋蝽在常温下和冷藏后的生长发育、生殖以及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蠋蝽Arma custos是一种捕食能力强、生态适应性好、易于室内人工繁殖的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替代饲料(人工饲料)和冷藏技术是天敌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先决条件。为了阐释饲料营养对蠋蝽生长发育、生殖指标以及耐冷藏力的影响及其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基础,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野外采集的蠋蝽用两种人工饲料连续饲养12代,分别测定了两种饲料饲养的蠋蝽在常温下和冷藏后的生长发育、生殖以及体内与耐冷藏力相关的生化物质的含量等指标。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两种饲料饲养的蠋蝽基因表达、代谢通路的差异。各项测定和分析结果如下:两种人工饲料(参照柞蚕蛹营养成分配制的饲料AP,参照黄粉虫蛹营养成分配制的饲料TM)对蠋蝽生长发育、生殖力等指标具有不同影响:饲喂AP的2龄和3龄蠋蝽若虫发育历期显著低于饲喂TM的若虫,而4龄和5龄发育历期显著高于TM;AP处理的2龄和3龄若虫死亡率比TM处理组低,而4龄和5龄死亡率及整体死亡率均比TM处理组高;AP饲养的蠋蝽可育率显著高于TM,但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低于TM。总之饲料AP显著缩短蠋蝽低龄若虫发育历期、降低死亡率以及提高蠋蝽雌虫可育率,而饲料TM更适合蠋蝽高龄若虫生长发育,提高羽化率和种群增长率。TM饲养的蠋蝽成虫冷藏30 d的存活率、寿命和40 d的繁殖力均显著高于AP,而过冷却点显著低于AP;TM饲喂的蠋蝽成虫冷藏30 d,其虫体海藻糖、甘露糖、山梨醇和甘油含量显著高于AP,而AP饲养的蠋蝽虫体饱和脂肪酸含量比TM高129%,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TM低28%;AP饲养的蠋蝽虫体GAPDH,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分别比TM饲养的高2.53倍,2.00倍和3.10倍,而FAS活性则比TM饲养的低37%。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饲料通过诱导GAPDH、FAS和Ca2+Mg2+-ATPase的活性,影响了蠋蝽体内海藻糖、甘露糖、山梨醇、甘油以及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继而间接影响蠋蝽的成活率、可育率和过冷却点(SCPs),使不同饲料处理的蠋蝽表现出耐冷藏力的差异。转录组测序筛选出33107个差异基因,与AP相比,在取食TM蠋蝽中有17829个基因上调,其中与耐冷藏力相关的上调基因主要E3泛素蛋白连接酶,(与葡萄糖代谢速率有关);AFP基因(与昆虫SCPs有关);PPAR信号转导相关基因,(与寿命有关);果糖-1,6-二磷酸酶I,(与虫体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含量有关);乙酰辅酶A合成酶(与机体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含量相关);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与虫体细胞膜通透性及产卵力有关)。与耐冷藏力相关的下调基因主要有乙酰-辅酶A(与虫体脂肪酸含量有关);辅酶Q还原酶(与虫体寿命有关);乙酰辅酶A C-乙酰基转移酶(与Ca2+Mg2+-ATPase活性有关)。本文通过表征生物学的研究,分析了饲料种类差异对蠋蝽生长发育、耐冷藏力影响,接着从生理学入手,探讨了产生这些差异的生理学机制,最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全长转录组测序)解释了产生上述生理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从而建立了饲料营养与蠋蝽耐冷藏力之间的联系;其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蠋蝽的规模化繁育及储藏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是鸭生产和消费大国,肉鸭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随着肉鸭生长速度的显著提高,腹部脂肪的沉积也越来越多,降低了肉鸭的饲料转化率、生长性能以及影响鸭健康状况等。因此,从改善生产性能和健康角度考虑,降低鸭腹脂的沉积是目前肉鸭养殖的关键目标;同时,揭示肉鸭腹部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樱桃谷北京鸭祖代和润州凤头白鸭杂交的F2代资源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分析304只42日龄F
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一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种粮成本上升,种粮收益逐年减少。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民择业机会增多,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二是因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刚性增长,我国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发生显著变化:"农民断层"问题严重,中、老年人和女性成为粮食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农业生产投入用工不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绿色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生物质材料因其相容性、可持续性及生态友好性成为合成聚合物的绿色替代品。组分分离可以实现生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高效利用。本论文主要利用木质纤维生物质的结构及不同分离程度的产物制备出半纤维素基及木材基功能性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防火阻燃、节能建筑以及纳流控材料方面的应用,并探究了半纤维素和木基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以半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为原产于南美洲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叶中含有甜菊糖苷而举世闻名。甜菊糖苷(Steviol glycosides,SGs)因具有高甜度和低热值的特点作为天然来源“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已在甜叶菊中鉴定了 30多种SGs,其中含量较多的为甜菊苷(Stevioside,St)、瑞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和瑞鲍
近些年来,稠油油藏仍然是原油开采中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组成部分。由于稠油粘度高,所以一般采用注水蒸气的方式对其进行开发,而溶剂辅助SAGD是一种溶剂-蒸汽联合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其不仅能够提高稠油的产出速度,还可以降低注蒸汽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虽然该技术在国外矿场试验中获得了初步成功,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对其蒸汽腔前缘处传质传热机理认识不清晰,对溶剂蒸汽腔内和蒸汽腔与地层间传质传热表征方法不准确等问题,
全金属螺杆泵在传统螺杆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可克服传统螺杆泵的一些局限性,目前作为一种新型举升设备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全金属螺杆泵已在国内外陆续开展油田现场试验,但由于全金属螺杆泵的诞生相对较晚,其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金属螺杆泵举升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为此,基于全金属螺杆泵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全金属螺杆泵的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全金属螺杆泵油井举升优化设计,对全金属螺杆泵的油田
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住人口激增,耕地面积锐减,稻米供需矛盾突出,发展优质高产水稻生产势在必行。近年来,米饭偏糯,质地柔软、口感弹滑、冷饭不易回生的软米在太湖地区深受喜爱,需求量不断增加。软米作为一种新型水稻品种类型,其品种特征与配套栽培技术尚无系统深入研究,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一些品种出现了产量不高不稳、品质差异大等问题。软米水稻品种在优良食味和高产方面能否得到协同提
真核细胞内生命活动的高效运行依赖于复杂的细胞器互作网络。内质网(ER)与细胞质膜(PM)关系紧密,形成距离不足30 nm的ER-PM结合位点,为内质网与质膜间的物质运输及信号交流提供了平台。当逆境胁迫导致蛋白质的折叠过程受损时,将会引发内质网胁迫,细胞会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来抵御内质网胁迫。在酵母及动物细胞中,皮层内质网及ER-PM结合位点参与了细胞对内质网胁迫的响应,但在植物中还未见相关报道。本研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高含水油藏持续稳产的重要技术,其年油量已超过1500万吨,尤其是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复合驱油技术,将成为继聚合物驱后三次采油的主导技术之一。然而复合驱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乳化现象,分散相的存在导致复合体系乳化前后的流动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如何表征超低界面张力体系乳化后的流动是困扰科研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同时中国矿场使用的石油磺酸盐与精细化工的表面活性剂大不相同,寻找一种正确的方法对乳状液
目的:研究表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参与某些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抑制NLRP3对老年小鼠术后血脑屏障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18月龄30~50 g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四组:对照+溶剂组(Con+Veh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