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新的教材观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传统观念的“教教材”已经向“用教材教”所转变。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凭借。在现今“一标多本”的局面下,教材已经不是以前“唯一”和“完美”的状态了,教材的多样性给老师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怎么把一本教材,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材“二次开发”研究课题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标准;有利于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利于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因此,本人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通过调查访谈,了解现今教师对北师大版教材“二次开发”的现状和困惑,以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出发,尝试着提出一定的教材“二次开发”的教学案例和具体操作过程,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有五个部分:一是教材的“二次开发”的研究意义;二是关于教材、历史教材、教材“二次开发”的概念界定;三是现阶段关于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情况;四是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章制度、历史脉络四个维度出发,对北师大版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并提出了一定的教学案例和具体操作过程;其后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二部分是对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需求分析,首先分析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主要特点,认识其独特之处;其次,发现北师大教材现今存在的使用问题;最后,对一线教师进行调查访谈,了解一线教师的开发现状、开发困难以及所需帮助等。第三部分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研究,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首先,笔者提出了教材“二次开发”的准备工作有四个:一是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析;二是高中学历史学习情况分析;三是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分析;四是乡土课程资源的分析。其次,提出教材“二次开发”的原则:依标开发原则、适度原则、便于理解原则、有效性原则。再次,是本文的实施策略部分,从历史典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脉络的维度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论述了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此外还有与地方乡土资源结合的课外研究性学习,希望能给教师有益的借鉴。第四部分是本人的检测与反思。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于教材的“二次开发”,其产生的结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学生的反馈方面,同行的评价方面都证明了实施教材“二次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相应的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教材的驾驭能力、课堂的组织能力也有了提高。最后是结语部分,提及了本人对教材“二次开发”的一些看法和认识,同时也提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往后笔者也会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