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与21外显子点突变(21-L858R)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一线单纯靶向治疗、靶向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的疗效差异及不同治疗方式对两种突变亚型的治疗效果,为19Del、21-L858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进一步认识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入住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胸腔镜、淋巴结穿刺活检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与21外显子点突变(21-L858R)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一线单纯靶向治疗、靶向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的疗效差异及不同治疗方式对两种突变亚型的治疗效果,为19Del、21-L858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进一步认识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入住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胸腔镜、淋巴结穿刺活检或胸水、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腺癌并运用ARMS技术进行驱动基因检测结果为19Del、21-L858R突变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家族史、肺部相关疾病史、临床分期、ECOG PS评分、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胸膜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肾上腺转移、骨转移)、一线治疗方式,分析19Del与21-L858R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研究单纯靶向治疗或靶向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的疗效差异,并探讨两种突变亚型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敏感性,治疗后随访2年,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在57例19Del、53例21-L858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中,两组的性别(P=0.502)、年龄(P=0.221)、吸烟史(P=0.340)、肿瘤家族史(P=0.861)、肺部相关疾病史(P=0.533)、临床分期(P=0.277)、ECOG PS评分(P=0.623)、远处转移处数(P=0.601)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对于EGFR经典突变(19Del、21-L858R)晚期肺腺癌患者,联合组ORR(81.4%VS 52.2%,P=0.00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12.0 VS 9个月,P=0.001)、2年生存率(72.1%VS 52.2%,P=0.038)优于单纯靶向治疗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DCR(95.3%VS88.1%,P=0.194)、1年生存率(90.7%VS 83.6%,P=0.289)相仿,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19Del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联合治疗组的ORR(81.8%VS 54.3%,P=0.034)、m PFS(14.5 VS 11.0个月,P=0.025)优于单纯靶向治疗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DCR(95.5%VS 91.4%,P=0.963)相似,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1年生存率(90.9%VS 85.7%,P=0.867)、2年生存率(72.7%VS 60.0%,P=0.327)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于21-L858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联合治疗组的ORR(81.0%VS 50.0%,P=0.023)、m PFS(12.0 VS 9.0个月,P=0.019)、2年生存率(71.4%VS 43.8%,P=0.048)优于单纯靶向治疗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DCR(95.2%VS 84.4%,P=0.437)、1年生存率(90.5%VS 81.3%,P=0.599)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19Del和21-L858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特征无差异。2、对于EGFR经典突变患者,靶向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疗效优于单纯靶向治疗,是延缓靶向药物耐药的一种治疗方式。3、对于19Del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靶向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疗效优于单纯靶向治疗,但未得到生存率的提高。4、对于21-L858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靶向联合化疗疗效优于单纯靶向治疗,能够提高2年生存率,有长期生存获益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相关因素对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预后方面的影响。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20年9月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62名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发病时间原则上限制在6小时以内,部分进展性加重病例经介入组专家评估后放宽到24小时以内),通过有关指标纳入的,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医学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相关研究指标的变化,并寻找可能影响TB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在TBI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并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构建
背景: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我国人们健康。HEATR3是一种蛋白质编码基因,在核糖体蛋白的运输及装配过程中发挥重要分子伴侣的作用,并且HEATR3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功能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检测HEATR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确HEATR3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转导通路。方法:数据库探讨HEATR3在结直肠癌和正常
目的:探讨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对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浸润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术前CT扫描并随后进行手术切除的186个纯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按8:2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每个结节勾画出瘤内和瘤周(肿瘤周围5毫米)两个感兴趣区域(ROI),从每个ROI获得2600个放射特征,并将瘤内和瘤周的特征联合为5200个特征。然后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下咽鳞状细胞癌(Hyp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BDNF对下咽癌FaDu细胞系侵袭能力的影响,分析BDNF/TrkB的表达水平
目的:观察纳米炭联合亚甲蓝示踪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乳腺肿物活检或穿刺病理确诊的234例乳腺癌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联合组、亚甲蓝组和纳米炭组,每组各78例。分别应用纳米炭联合亚甲蓝示踪法、单纯亚甲蓝示踪法和单纯纳米炭示踪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检出情
目的:明确人脑、胶质瘤组织中Wnt7B及β-catenin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探讨不同浓度Corilagin对胶质瘤U251干细胞中Wnt7B及β-catenin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部分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21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因脑外伤行内减压手术治疗患者的脑组织12例,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治疗前临床血液学参数的特征并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术后病理特征的关系,揭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血液学参数变化特点,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331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和经病理确诊的3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血液学参数,同时收集其中268例初诊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与HER-2阴性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尽早的、合理的制订抗HER-2新辅助化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术前2周行乳腺磁共振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93例(93个病灶),包括50例HER-2阳性乳腺癌,43例HER-2阴性乳腺癌。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利用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与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