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从外显和内隐视角,探讨自尊与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关系;(2)探索在有无挫折情景下,自尊对大学新生内隐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1研究一:在研究一中,选取山西某高校556名在校大新学生,发放《自编个人情况调查问卷》、《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自尊量表》以及《病人健康问卷-抑郁分量表》,探究自尊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预测力。2研究二:在研究二中,根据研究一中自尊量表的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以前后27%为界,筛选被试145人,其中高自尊组73人,低自尊组72人,采用内隐联想测验,从内隐角度,进一步探讨自尊对大学内隐自杀意念的影响。研究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自尊分组(高自尊组,低自尊组),因变量为IAT效应D值。3研究三:在研究三中,同样根据研究一中自尊量表的得分的前后27%为界,筛选出高自尊组被试93人,低自尊组100人。根据情景类型,将高低自尊组分为挫折情境和非挫折情景两种情况,运用内隐联想测验,探讨在挫折情景下,自尊对大学生内隐自杀意念的影响。研究三采用2(自尊分组:高自尊组,低自尊组)×2(情景类型:挫折情景,非挫折情境)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IAT效应D值。结果:1研究一结果:(1)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3.1%,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大学新生自尊的总均分为30.02±3.44,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大学生抑郁的总均分为12.94±3.84,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尊与大学新生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52,P<0.01),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55,P<0.01);(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尊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52,P<0.001),抑郁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43,P<0.001);在控制抑郁后,自尊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依然显著(β=-0.28,P<0.001)。2研究二结果研究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高自尊组(-0.09±0.08)与低自尊组(-0.02±0.08)的IAT效应D值的差异显著(t=-5.47,P<0.001)。3研究三结果研究三采用2(自尊分组:高自尊组,低自尊组)×2(情景类型:挫折情景,非挫折情境)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尊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8.92,P<0.01);情景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2.82,P<0.001);自尊分组与情景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0.21,P>0.05)。结论(1)自尊对大学新生外显自杀意念具有负向预测的作用;(2)自尊对大学新生内隐自杀意念有影响;(3)挫折情景在自尊与内隐自杀意念之间没有产生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