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4521和FAM129A异常表达影响乳腺癌进展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世界上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据报道,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中,乳腺癌估计达230万例,在癌症发病率中居首位,同时发布2020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死亡人数高达68万,死亡率居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类型首位。近年研究表明,肿瘤转移和复发已成为乳腺癌患者生存的主要障碍,也是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原因。所以,筛选、鉴定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乳腺癌进展密切相关的调控分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对乳腺癌的诊疗有一定科学价值。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分子,与多种癌症和恶性肿瘤有关,参与调控细胞活性、侵袭性转移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等,可作为特定诊断标记和针对不同肿瘤的新治疗靶标。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129 member A(FAM129A),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均过表达,一些研究报道FAM129A在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组织中过表达,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Target Scan)分析发现miR-4521与FAM129A存在特异性结合位点,为了解决二者间是否存在靶向关系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前期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了FAM129A是miR-4521的靶分子。因此,我们认为二者在乳腺中的特异性调控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目的:1.研究miR-4521在乳腺癌中与FAM129A的表达关系;2.探究miR-4521对FAM129A的特异性调节作用;3.研究miR-4521或FAM129A调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25例手术患者的乳腺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qRT-PCR法检测miR-4521在样本中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FAM129A在样本中的表达水平。2.我们用miR-4521 mimic转染乳腺癌细胞24小时后,qRT-PCR和WB分析miR-4521和FAM129A的特异性调控关系。3.以转染miR-NC组作对照,用MTT比色法,Transwell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4521mimic转染乳腺癌细胞后,乳腺癌细胞存活率,迁移侵袭率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率的变化,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FAM129A-si RNA转染乳腺癌细胞后,以转染NC组作对照,乳腺癌细胞存活率,迁移侵袭率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率的变化;4.WB法分析miR-4521 mimic和FAM129A-si RNA转染乳腺癌细胞后,二者分别对促进迁移侵袭相关蛋白分子MMP2和MMP9及影响凋亡的通路蛋白p-AKT,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q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4521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乳腺组织(71.4%,P<0.0001);WB结果表明,FAM129A蛋白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71.6%,P=0.0006)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452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标本中FAM129A表达呈负相关(r=-0.5014,P=0.0107)。FAM129A表达水平与几种可能影响BC患者治疗和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TNM分期中T1期乳腺癌患者相比,T2期乳腺癌患者的FAM129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26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FAM129A水平更高(P=0.0202),FAM129A的表达水平与BC患者的其他预后因素,包括患者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2.miR-NC和miR-4521 mimic转染于MCF-7和T47D细胞后,用转染miR-NC的细胞作对照,miR-4521表达水平在MCF-7和T47D细胞中分别上调2120倍(P=0.0017)和3220倍(P=0.0032),FAM129A在m 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37.6%(P=0.0148)和59.0%(P=0.0062);FAM129A在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30.5%(P=0.0425)和38.0%(P=0.0323)。3.miR-4521转染乳腺癌细胞后,乳腺癌细胞存活率和迁移侵袭率降低,细胞程序性死亡率升高;4.FAM129A-si RNA转染乳腺癌细胞后,乳腺癌细胞存活率和迁移侵袭率降低,细胞程序性死亡率升高;5.miR-4521转染乳腺癌细胞后,MMP2、MMP9、p-AKT和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6.FAM129A-si RNA转染乳腺癌细胞后,MMP2、MMP9、p-AKT和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1.在BC患者组织中,miR-4521低表达而FAM129A高表达,二者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FAM129A高表达与乳腺癌临床进展相关,FAM129A表达水平较高的BC患者可能比FAM129A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预后更差。2.在乳腺癌细胞中,miR-4521可特异性结合FAM129A并抑制其表达。3.miR-4521上调可通过降低迁移侵袭途径中相关蛋白MMP2和MMP9表达来抑制MCF-7和T47D体外迁移和侵袭;miR-4521上调通过降低蛋白p-AKT和Bcl-2的表达,上调Bax表达,促进MCF-7和T47D细胞凋亡,减弱细胞增殖能力。4.FAM129A低表达可通过降低迁移侵袭途径中相关蛋白MMP2和MMP9表达来抑制MCF-7和T47D体外迁移和侵袭;FAM129A低表达可通过降低蛋白p-AKT和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来促进MCF-7和T47D细胞凋亡,减弱细胞增殖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分析青少年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上颌第一前磨牙远中至第二磨牙近中区根间距的差异。材料与方法:选择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治疗的青少年骨性Ⅲ类患者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216岁,平均13.1±1.2岁。纳入标准:后牙区除第三磨牙外,无先天缺失、无畸形牙、无多生牙、无阻生齿、无牙齿异位、无牙齿外伤史、无明显拥挤,CBCT资料统一、清晰、完整。将纳入病例按不同
目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下颌第二磨牙“自由手”种植时容易受到口腔条件和颌骨解剖结构的限制,种植体植入时出现偏差的可能性较高,对种植义齿修复、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采用影像学分析的方法,以下颌第一磨牙做对照,比较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种植区牙槽骨的相关解剖因素及临床“自由手”种植的效果,为下颌第二磨牙种植的设计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下颌磨牙区牙槽骨的CBCT测量:选择20
目的: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鼻粘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这一过程是由Ig E介导的。近来研究表明,lnc RNA与多种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外泌体在各种体液中存在广泛,其内部包含核酸、脂质、特异性蛋白等细胞间的信息分子,作为为细胞-细胞外和细胞-细胞间通讯的工具,不仅在机体免疫应答、凋亡等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疾病的早
目的:本研究以134名双耳听力不对称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耳鸣的发生现状及严重程度;结合患者的听力特征及全身情况,了解与双耳听力不对称患者耳鸣发生及与耳鸣严重程度相关的局部及全身因素。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聋耳鸣眩晕专业门诊的134例双耳听力不对称患者;其中男61例,女73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岁-87岁,平均年龄(56.39
语文教育界在讨论教科书时往往以"范文"来代称选文,导致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出现盲目和混乱。从教学功能来看,只有当选文作为写作例子时才能称其为"范文"。教科书中的课文还可作为识字、写字、阅读、口语教育的凭借,所以应以"选文"统称之。重订"范文"概念有利于确定教学目标、选文的教学功能和选择标准等。相应地,在编写教科书时应将课文分类、课本分编,在实施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重新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步骤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耳内镜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I型、II型、III型、伴中耳病变切除的II型或III型的病例,分析耳内镜与显微镜下各型鼓室成形术术后疗效的差异,探讨耳内镜手术的优势与不足,以及针对不同的病变范围应如何选择耳内镜或者显微镜。方法:回顾性研究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自2016年3月-2020年9月接受鼓室成形术手术的133例(138耳)患者,分为耳内镜组与显微镜组,耳内镜组根据
背景目的:放化疗是可以接受根治性放疗但无法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重要治疗方式,然而放疗有时会因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而变得复杂。例如放射性肺炎的出现可能会限制剂量提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尽管既往有在三维适形放疗模式下得出的V20、V30、MLD(mean lung dose,肺平均受量)等指标进行限制,仍有病人发生RP(radiation pneumonitis,放射性肺炎)。另外放射治疗在进步,三
目的:回顾性研究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应急性、治疗性部分穿透性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对重度感染性角膜溃疡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科行应急性、治疗性部分穿透深板层角膜移植的患者23例(眼),其中男14眼,女9眼,平均年龄58.4±15.0(23~82)岁,角膜溃疡病灶直径(mm):6.674±1.202(5~9),病灶穿孔部分平均直径(mm):2.630±0.77
目的:观察0.5%聚维酮碘结膜囊冲洗与睑缘清洁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眼表菌群的抑制作用及对患者角膜上皮细胞的影响,从而为白内障术前规范应用睑缘清洁提供一个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84例(84眼),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结膜囊冲洗组、睑缘清洁组各42例(各42眼,均为非手术眼),入院当日即用无菌的棉拭子分别进行结膜囊、睑缘取材,后进行细菌培养。两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癌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其发生的相关性较为密切。持续的hrHPV感染可引起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则有一定几率发展为子宫颈癌。近来研究提示微生物群有改变人体生理机能、影响病毒感染和疾病(如癌症)发展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对象阴道微生态与hrHPV、不同级别SIL之间以及阴道灌洗液中TNF-α、IL-6的浓度与不同级别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