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具有快速、精确、抗电子干扰等优点,激光设备迅速发展并在精确控制、制导、瞄准、探测、干扰、破坏与致盲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其对人体及各种电子装置的干扰、损伤等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激光防护和隐身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蚕丝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光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植入的性能,不仅可以用于制作服饰,还能应用于各种生物医用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在不影响蚕丝原有属性的前提下对蚕丝进行功能化。本论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我们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设计合成出三种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非线性功能活性染料,这三种目标分子含有非线性吸收母体且具有活性染料结构,可与蚕丝通过共价键结合。这样既解决了目标小分子加工成型的问题,又增加了蚕丝的应用范围。制备的蚕丝纤维具有非线性吸收性能,可以用于激光防护。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了非线性光学材料和功能化蚕丝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活性染料的基本内容。2.以三种不同取代基团的偶氮化合物作为非线性吸收母体,磺酸基团作为水溶性基团,亚胺基(.NH-)作为桥基基团,一氯均三嗪作为活性反应基团,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对称的非线性活性功能染料,通过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他们的结构。3.研究了合成的偶氮分子、中间分子和染料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和非线性光学性能,分析了不同分子结构对紫外-可见吸收性能以及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分子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吸电子基团硝基的引入可以增大非线性吸收系数。4.将合成的目标染料分子用于蚕丝染色,测试了染料分子的染色性能,以及染色前后蚕丝力学性能、紫外-可见吸收性能和热性能的变化,详细分析了蚕丝性能变化的原因,证明了染料与蚕丝是化学键连接,发现染色后蚕丝p-结晶结构增加,热性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