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旅游形象上,良好的旅游形象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关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游客在网络中传播信息、分享心情,在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实现主体感知的认知和情感评价。如何树立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并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获取积极情感,已逐渐成为旅游营销的重点。本文基于微博数据,从情感分析视角出发,以旅游地形象感知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认知-情感模型理论、旅游体验理论、扎根理论和情感分析等理论,探讨了游客情感视角的旅游地形象感知理论框架,利用内容分析法,在认知-情感理论和情感分析模型基础上,构建基于情感分析的旅游地形象感知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尝试从总体满意度和整体感知两方面,为旅游地形象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宄,分析了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根据夫子庙各指标得分情况,对游客的情感形象评价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测量游客对旅游地的总体评价,结果对提升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研究表明:(1)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认知形象分为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环境三个主类目,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内涵、风味美食、住宿等十三个次类目,在所有主类目中,旅游吸引物的词频排在首位,次类目中自然景观的词频排在首位;(2)构建旅游情感词典并对程度词、否定词等赋值,量化情感形象,将情感评价分为五个维度,其中游客对历史文化内涵、价格水平、景区秩序、购物等表示不满意;(3)通过整体感知和总体满意度对旅游地的总体形象进行评价,“金陵”、“夜景”、“历史”、“味道”、“文化”等是游客对旅游地整体氛围的感知;游客的整体满意度Q=0.403,属于一般满意;(4)从提升历史文化内涵、优化景区环境、注重餐饮品牌建设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有利于相关管理部门针对性的改善负面评论,提升游客的整体满意度。 本文基于情感分析的视角研究旅游地形象感知,丰富了旅游地形象测量评价体系,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旅游地形象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