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l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维系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繁荣与富强。知识产权作为刺激人类创新力的制度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使得国际社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倡导下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但是,这种权利的行使与保护同样必须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社会效果,尤其发展中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落后,人均购买能力低下,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对知识产权高标准的保护模式,使得这些国家的普通民众尤其是大量的艾滋病、肝癌、肾癌、疟疾、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公共健康危机、专利药品价格过高及药品可及性差的问题,((TRIPS协定》中规定各国有权采取措施实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本篇文章的写作主要是为了探讨公共健康权与药品专利权人之间的冲突解决方式,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药品专利制度进行了总体概述。该部分首先介绍了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概念、特征种类,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描述,从《巴黎公约》、《TRIPS协定》、《多哈健康宣言》、《关于实施TRIPS协定与公共健康宣言的第六段决议》及《关于修改TRIPS协定的议定书》几个国际公约中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规定入手,讲述专利制度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历史,从皇赐特权到国内保护再演变到现在的国际保护阶段的《TRIPS协定》及相关的国际条约。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国外关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相关国家的实践操作。《TRIPS协定》的各成员国有义务遵守保护知识产权的最低标准,无论是哪个国家,都应当在其国内药品专利强制许可规定上与《TRIPS协定》的统一规则接轨。本文介绍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度四个国家关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立法现状,它们分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施该制度的典型代表。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分别在1992年、2000年及2008年对专利法进行了三次大的修改与完善,明确规定为了公共利益,国务院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颁发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但是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规定并不是很完善,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是从法律规定不完善、申请实施该制度的主体范围受到限制、没有明文规定专利强制许可使用费及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申请事由受到限制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在我国法律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有明确规定,现实中也存在着公共健康问题的情况下,我国至今却从没有颁发过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原因。最后,通过前面三部分的论述,尤其是针对第三部分中提出的我国实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存在的各种问题,将国外成功实施过的案例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完善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提出相关措施及建议,以期能通过理性协调,使得保护专利权人权利与维护公民的健康权,保障社会公共利益达到一个相对平衡圆满的状态。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人群中最常见的急性致盲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患病后视力损伤严重,预后较差,已成为神经眼科领域研究关注的热点。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包
随着文化企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得到全面提升,但现行的税收政策中存在诸多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文化企业税收政策改革意义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现行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城市湖泊及城市湖泊湿地一直是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关注的热点问题,湖泊型城市湿地公园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其选址适宜性研究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过程必不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跨国公司竞争的加剧,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主要形式,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企图通过跨国并购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民营企业在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司法系统正在加快裁判文书改革的步伐,提高裁判文书尤其是判决书的质量已经成为裁判文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判决书不仅要追求最终结果的正义,还应在判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绩效考核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考核和激励是调动员工和管理人员的有效措施。只有科学有效的评估,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
无线传感网络往往涉及多种传感器的应用,因此对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线感知状态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在对D-S理论的基本理论和算法改进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无线感知状态监测,
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把日本的文化定性为“耻感文化”,可以说切中要害,因为日本的社会的确是一个十分看重“脸面”,并“以羞耻为道德原动力”的社会。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也渐趋完善。但是,我国长期面临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这个不争的事实。影响居民
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上的一个古老的问题,从各国意识到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发展无法避免对外国法的适用,而外国法的适用又极有可能对本国的重大利益产生损害时,公共秩序保留